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医院检验科463900
【摘要】目的:评价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中血常规与生化检验的价值,为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取40例,作为试验组,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受试者组间血常规检测结果以及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对照组体检健康者组间WBC、PLT、TBIL、ALT、ALB等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中能够明确和健康人群指标结果方面的显著差异性,从而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病毒性肝炎;体检结果;健康人群
病毒性肝炎即肝炎病毒导致的肝脏病变疾病,患者有恶心、乏力以及腹部不适等表现,有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肝癌风险,尽早确诊、临床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1]。针对病毒性肝炎血常规、生化检验手段常见,为了更好的了解此类检验工作的价值,本文就我院病毒性肝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为例进行试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7月,取同期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群,各4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此次试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者知情配合参与。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8-66岁,平均(44.6±4.5)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6-68岁,平均(45.0±5.3)岁。对照组与试验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血常规检测——取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xn-1000)以及相关配套的质控物、校准品、试剂,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生化检验——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c501)以及相关配套的试剂、质控品,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完成。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受试者的组间血常规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生化检验结果(总胆红素——TBIL、白蛋——ALB、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肝功能白球比例——A/G)。
1.4数据分析
以SPSS19.0软件包建模计算此次受试者检验观察指标数据。计量型指标WBC、PLT、ALT等结果均值以均数(MeanValue)±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表示和(t)值进行检验。P<0.05情况下,证明2组受试者检验指标结果差异显著。
2结果
2.1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试验组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组间血常规检验结果见表1。3项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P<0.05。
表1受试者组间组间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结果分析()
3讨论
当前,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各类疾病患病率递增表现。以病毒性肝炎为例,患者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表现,肝脏损害会累及患者其他脏器系统,进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数目下降、
血小板计数下降,尽早治疗是预防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针对疾病有效的诊断是临床治疗工作开展的有效依据[2]。血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作为临床常用检验手段,用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可以明确检验者的TBIL、ALT、WBC等检验指标状况,从而对比指标正常标准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从而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3]。李峰研究指出,病毒性肝炎诊断中血常规、生化指标结果对比健康体检者有异常,可以作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标准[4]。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经相关血常规、生化检验后组间WBC、PLT、ALT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指标水平明显区别于健康者。试验结果和刘萍、左青锋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结果比较,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39.12±5.47)%高于对照组(30.02±6.27)%,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5]。
综上所述,临床工作中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采取血常规、生化检验,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丽娜.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24-25.
[2]潘美苑,曾笑笑,王华先,何宗运,王育强.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2):66-67.
[3]王莉,李涛,王芳.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126-127.
[4]李峰.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0):145+147.
[5]刘萍,左青锋.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