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222500)
摘要:现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众日常生活对用电的需求量逐年激增,为了实现对用电需求的充分满足,提升电网运行的流畅性,完善线损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对营配基础与线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线损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完善线损管理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营配基础;线损;GIS平台
前言
近几年,越来越多新型的家用电器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流畅性提出了挑战。线损问题是电力部门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常见问题。有学者指出,营配基础与线损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基于营配基础,探究完善线损管理的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配基础与线损的关系分析
营配基础通常借助于数据交换平台和GIS平台,实现对配网的现代化管理,做好营配基础平台建设,有助于为线损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首先营配基础的优劣对配网生产与营销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做好营配基础工作,有助于实现对生产和营销等信息的整合,建立在GIS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营配基础模型,由GIS系统负责对各个区域和线路拓扑关系的维护,确保所获取的线损数据与实际配网运行具有一致性,尽可能将线路实际运行中的线损值维持在理论线损值的区间内,从而为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降低线损发生的概率。
与此同时,基于营配基础的线损管理有助于彰显营配信息一体化的效用。通过构建科学的营配基础平台,有助于在不同级别的电网之间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拓扑关系,并通过逐级分析逐级表示,构建科学的全电压等级配网模型,将繁杂的电网运行数据清晰的表示出来。同时,基于营配基础进行线损管理,有助于提升操作的便捷程度,借助于营配基础平台对各级电网数据的分析,经由合区上传和卸载数据,有助于从根本上强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效性。例如,通过对GIS系统的充分运用,有助于实现配网与地理图形的有机结合,若配网运行发生异常,数据模型也会随之改变,配网线损通过对实际数据进行测算,将计算所得的线损数据与统计线损进行比较,明确全电压等级配网模型的科学性,探寻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此外,营配基础有助于实现对GIS图像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充分运用,科学展示各级电网的拓扑关系和电量数据,并经过大数据运算,获取线损理论数值,并将其与实抄值进行对比,实现对配网数据模型合理性的验证,并借助于对营销和计量数据的统计,形成电网建设的科学依据,为电力系统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我国配网线损管理现状
实践研究证实,做好线损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效率,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线损率是指在电能输送和配电等环节出现的电能损耗,主要表现为变压器、导线和开关发热等,损耗的电能以发热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线损是配网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其主要诱发原因包括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管理线损是指电网元器件漏电以及计量设备误差导致的电能损耗,技术线损是指线路电能发生流失。现阶段,线损问题已经得到了广大电力人士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我国配网电压分级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35KV以上的电网线损管理水平与国际相差不大,而10KV线损则相对较多。第一,我国10KV配网的电力数据相对复杂,加之社会民众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使得其分布更为混乱。同时,10KV配网的规模较大,变压装置数量庞大,不同线路的分值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也对线损的量化评估形成了挑战。此外,我国部分配网缺乏动态的监控设备,这也使得窃电现象频繁发生,也加剧了量化评估线损的难度。第二,10KV配网的运行方式具有特殊性,通常采取分段和联络的方式维持电能的正常输送,例如,在农村线路运行中,一般采取分段输送方式,而在城市线路运行中,大多采取设置联络点的形式,这也导致了配网运行的多边形局面。
三、完善配网线损管理的对策
第一,由于线损问题已经威胁到供电部门的整体收益,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注重对基础资料进行整合,及时对残旧的台区进行整改,重视做好数据普查和现场核查工作,以营配基础为契机,加强对线损较高台区的申报和改造,及时清除红色台区。同时,电力部门应完善台区异常管理制度建设,将GIS系统引入到配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加强营配协同,夯实数据基础。针对GIS系统与CCS系统存在差异的数据,应尽量以现场核查数据为准,以此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在线损异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台区异动的闭环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实现对变更异动信息的传递,及时维护GIS系统与CCS系统,准确关联两套系统内台区信息的资料,形成线损计算科学性的有力保障[1]。例如,哈密供电公司利用“营配贯通”前期试点,结合理论线损计算,挥舞营配贯通“大棒”,分阶段完善大方软件线路、变压器和用户的档案信息及其挂接逻辑关系,同步完成管理线损的治理,打通节能降损“关节”。
第二,应始终坚持将降低线路损耗作为低压调荷方案的基本原则,对营配工作实施闭环管理。在低压调荷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让台区配电变压器设置在负荷中心,新增加的用电负荷应把计量点向配变出线端靠近,对现存的末端大负荷想办法让其向配变位置靠近或前提计量点,尽量减少低压线路损耗,现场调荷尽量避开抄表周期,加快电子化移交进度,确保营销数据保证同步更新[2]。
第三,应重视完善抄核收工作制度,完善抄表质量反馈机制建设,重视对抄表情况进行管理,加强对抄表人员的培训,提升抄表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尽量减少漏抄和误抄的几率,防止对线损评估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相关人士应重视对电量异常用户的电表进行现场复核,防止因管理不善导致线损量增加,并督促抄表员定期对异常情况进行上报,防止台区长期处于空载状态[3]。
第四,应加强对客户用电情况的普查,针对未知安装不合理的电表,应做好迁移工作,及时对破损的电表箱进行维修和更换,防范窃电现象的发生,在更换电表的过程中,应尽量以新型电子式电能表为主,对电能表和表箱进行集中管理,完善计量管理制度。例如,河北省唐山供电公司引进了崭新的应用平台,负责对营配工作进行处理,并引进了配套的管控平台以及监控大屏幕,实现了对窃电现象的有效预警,并能够实现对各个台区线损问题的综合分析,加强对电费抄核收的管理,精确诊断故障并采取抢修措施,实现对线损数据的在线检测,有效提升了营配工作质量,也降低了线损的发生率,对我国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辅助性作用。
第五,应注重加强对线损的常态化分析,成立专门的线损核查小组,合理划分营配部门的职责,结合线损管理人员和营配人员的工作内容,建立相对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线损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配网线损情况进行察看,并通过与以往的线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明确线损数据异常的台区,探寻线损异常的诱发机制,并实施降低线损的科学对策。
结论
现阶段,随着各类家用电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力部门的线损数量也随之增加,在电能输送等环节减少损耗成为电力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对基础资料进行整合,对营配工作实施闭环管理,完善超表管理制度,注重加强对线损的常态化分析,实现对线损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参考文献
[1]基于异构多源特征的营配合一业务管控平台[J].浙江电力,2016,35(09):2.
[2]张运宇,陈晓君,张绍中.营配调贯通创新型电力系统平台建设[J].农电管理,2016(12):42.
[3]邱林,蒲箭,李侃,杨李达.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分析和应用[J].电子测试,2015(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