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芳
(沧州安定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对于精神科疾病的作用,为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供参考。方法从本院的精神科患者中选择84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从1至84号进行随机编号,单数号42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双数号42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异常行为,稳定其情绪,增强患者的正确认知能力,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心理治疗;积极因素;精神疾病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的精神科患者中选择84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之间,对所有患者从1至84号进行随机编号。单数号42例为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在21岁至48岁之间,平均(33.62±3.54)岁;双数号42例为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22岁至47岁之间,平均(33.54±3.37)岁。将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并统计,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性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根据患者精神疾病的特征选择对应的药物。若类型为诶兴奋型,药物选择五氟利多片,每次口服20mg,频率为4天1次,连续服用2月;若类型为抑郁型,药物选择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次口服20mg,频率为1天1次,连续服用14天;若类型为焦虑性,药物选择佐匹克隆片,睡前服用,每次口服1片,频率为每日1次,连续服用14天[1]。
观察组的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另外增加心理治疗,内容为:①医护人员通过自身的言语和行为影响患者,比如用和蔼的态度以及亲切得到语言和患者沟通,对患者的境况表示关心和理解,通过美好语言的传达影响管着,疏导其负面的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情,卸下心理的防备,引导患者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如果发现患者在交流时因为回忆或者其他原因有恐惧、焦虑或者紧张的情绪,要用双手轻轻的拍打患者的后背,或者对其头发轻轻的抚摸,让患者感受到鼓励及支持,增加患者和疾病对抗的信心[2]。②医护人员要掌握患者的精神状况和病情发展,积极的和患者建立友好的关系,主动和患者沟通,并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理的疏导,主要是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缓解其激动的情绪,对患者的精神惊醒抚慰,引导患者建立阳光、健康的信念[3]。③加强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交流及理解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促进患者精神状态的恢复。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行为、性格以及语言和依从性等情况,并对其精神状态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
1.4数据分析
将患者经治疗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整理并用SPSS18.0统计,占比用(%)表示,x2检验,积极与消极因素的指标评估用(x±s)表示,t检验,p<0.05代表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异常情况与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异常行为的出现几率、性格改变几率、语言异常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欲望随着见识的增长也逐渐膨胀,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设置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长期的精神压力得不到疏导就会发展为精神疾病。近年来抑郁症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甚至造成部分患者轻生,给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还有人因为经历的关系受到伤害,导致性格偏激、暴躁易怒,容易伤害他人,比如狂躁症;也有人经历悲痛而心生恐惧,不愿与外界接触,性格孤僻、少言,比如自闭症等。精神疾病的种类比较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伤害患者的生理健康,还使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以及心理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病情或者进行短暂的控制,并不能使患者痊愈,心理治疗主要通过与患者建立思想上的认同和理解,直达病因,开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正视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子洲,赵丹丹.心理疗法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7(06):55.
[2]张佰乐.语言沟通及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7(10).
[3]杨英.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健康前沿,20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