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于丹丹乔丽陈静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文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市510632)

相关课题:2018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数字化背景下应用型写作与编辑的产教融合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世界发展的方向是全球化、数字化,而在编辑出版行业方面,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出版成为了出版行业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我国出版教育研发起步较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很好地应用数字化出版技术,使得我国编辑出版速度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符合,因此进行数字化编辑出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一、数字化对出版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

1.1新形势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问题

现阶段,编辑出版行业的人才需求从传统的“小而精”转化成了“大而全”,也就是说,当前的编辑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各学科领域涉猎较广。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时,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书本发行以及书本编辑等方面,这种教育形式能够让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出版技巧、出版原则以及出版理论等专业性知识,使得学生在走向岗位后能迅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从而满足出版社一般的工作要求。但是这种培训方法过于注重学生一般技能的培养,没有教授学生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使得学生在毕业从事工作之后难以适应专业性较强的编辑工作。这种编辑人才的培养方法有效填充了我国编辑出版行业一般工作人员缺乏的现状,但是编辑出版行业的高精尖人才缺乏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这就使得出版单位在出版普通的社科文艺书籍时有效胜任,但是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书籍编辑出版发展受到了阻碍。

1.2新形势下出版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与其他行业相比,出版工作的实践性更强,因此在进行出版工作时倘若过于循规蹈矩、将理论作为唯一的出版依据,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出版效果。同时,由于出版理论知识的讲解较之于实际操作更加简单,因此仅对学生讲解出版理论而忽视实践练习是远不能满足出版行业的需求的。具体来说,相关专业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时,往往会发现遇到的难题往往是课本上未见到的,而在数字化的冲击之下,相关专业学生将会发现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出版工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教材所学内容的滞后性明显。

1.3新形势下出版精神的培育

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其在进行工作时也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出版精神。我国著名出版人聂震宁先生说过,中国出版人的出版精神是包括文化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学习精神、拼搏精神、职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等的集合。而在我国传统的出版行业中,印刷、编辑、发行等工作是分离的,这就使得整个出版行业的工作呈现出一种断裂的状态,该专业的学生报着这种思维工作时,就会将出版当做是一种职业,而非一种事业进行奋斗。这种思维的影响使得专业人员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社会精神的影响。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信息的传递速度极快,信息传递速度以及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媒体资源和表达手段的整合加速。而在相关专业人才培育方面上,需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大出版”理念。“大出版”理念,就是指在进行出版专业教学时注重出版工作的整体性,不能将教学目光仅放在具体出版工作上,也不能够将出版工作进行割裂。通过灌输给学生“大出版”的概念,能够实现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未来从事编辑出版行业工作时更将其当做是一种事业为之奋斗,从而促进我国出版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数字化对出版人才的影响

2.1加大对版权贸易等出版人才的需求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在短时间内传递给人们面前,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呈现手段,也就是说,传统的文字版权贸易教育与当前时代的发展是不匹配的,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传统出版资源进行二次挖掘以及再利用。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着手于传统资源的发掘,但是在数字化出版阶段出版社自身能力的欠缺影响了我国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出版社无法进行技术的应用和借鉴、同时其传播手段也并不丰富。当前,出版社的版权贸易水平高低是评价国家出版水平的重要资本,同时也是衡量国家出版发达程度的标尺。由于我国出版行业对版权贸易的重视不够,使得我国版权贸易水平长时间内处于一个低档次运行的状态,使得贸易较低,经营逆差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出版教育以及人才培养需要将数字化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注重版权贸易人才的培养。另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进行人才培养时仅关注版权贸易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更多类型出版人才的培养。

2.2加速现代出版教育与国际接轨,促进出版教育理念的更新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出版人才的培养时将着重培养单纯普通员工,使得我国出版行业的人才数量与实际出版工作量相匹配,但是随着社会的科技化、数字化快速发展,仅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来满足出版工作是与时代发展不相匹配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传统的出版教育理念以及出版教育内容进行改革,将我国的出版教育与国际相接轨。高校作为我国出版编辑人才的主要培育部门,首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向该专业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及相关工具使用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需要向学生传递一种坚持创新、努力奋斗等拼搏理念,切实将出版工作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拼搏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够促进我国出版教育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推动我国出版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3加强出版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与医疗卫生、科研探索等行业类似,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升自己,同时,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了社会大趋势,而对于从事出版业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人员来说,进行终身学习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出版行业的员工均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能力,同时,出版单位也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成立相应的培训班和讲座来建立更加成熟的终身教育体系,从而提供给员工更加方便、专业的体系来让员工进行学习,促进整个行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和进步。

三、结语

综合全文,在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版教育受到的冲击极大,因此出版行业需要在传统教育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引入,同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加速我国出版与世界先进技术的接轨,从而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专业化出版编辑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俊敏.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研究,2018(00):302-307.

[2]刘俊敏.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A]..中国编辑研究(2008)[C].:中国编辑学会,2018:6.

[3]刘俊敏.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J].中国出版,2017(06):44-46.

作者简介:于丹丹(1978.02-),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