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明甘肃省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733100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夯实学生的文学基础,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也需要进行适当的人文关怀渗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人文关怀的渗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旨在推动职高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职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关键词】人文关怀;职高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31-01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不足
一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的人文关怀多是单向的,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缺失了学生对教师关怀的反馈。许多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采用题海战术,大量布置作业,但是同学们的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因为太大的学业压力而产生逆反心理,受到挫折的教师无法获得职业幸福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日益倦怠。
二是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人文关怀。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自己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地走进文本,静下心来,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与文本之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获得人文关怀,但是在目前部分课堂教学过于追求“热闹”的形式,而忽视了让学生沉浸于文本。
三是过于追求形式上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课堂实际。21世纪之后,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应用,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少教师只顾及了ppt的形式好看,特效好,教学内容按着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不曾顾及学生是否能够跟得上课堂的节奏,是否能将课堂上学习到知识消化掌握。而语文的课堂应当是生成性的,是学生依据在课堂上获得的新的知识体验自己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不存在完全封闭的预设。只重形式不顾实际的语文课堂无法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内涵。
二、职高语文教学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一)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加大人文关怀的落实力度
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很多人文精神、道德因素和文化底蕴,这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语文除了包含语言、文字等内容,还与历史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联系,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更新,应用合理、科学的分析评价、解说等方式,营造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学作品想要传递的知识和意义,思考其中的含义,这样可以取得更多的收获,进而帮助学生实习语文综合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此外,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多举办课外活动这类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效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二)进行教学研究,挖掘出职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在职高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人文关怀的渗透并不只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渗透,同时也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渗透。换句话说,在人文关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以及欣赏。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的关注以及重视,并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核心,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视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以此为基准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在进行人文关怀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自己与学生摆在同一个平面上,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及指导,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从而使得学生自身的人文能力能够得到相对应的锻炼。最后,在语文教学阶段,教师也需要适当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贯彻人文教育,促使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人文教育渗透要注重民族化
所谓民族化应该是紧扣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展开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和灵活性的语言。用汉字记载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的民族文化浩如烟海,经典篇章不胜枚举。从《诗经》到《论语》再到《红楼梦》等。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人文精神,要多向学生渗透这些经典篇章,通过读经典从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另外,在浩瀚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名人。比如,孔夫子、杜甫……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中也应利用好中华民族的这些宝贵的名人财富,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遇到这些名人应该随机向学生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激起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他们都能够为自己是华夏的儿女而感到自豪。
(四)“互联网+”拓展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职高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尽管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但是相较于浩瀚无垠的网络世界而言,教材中的内容是少之又少的。对此,我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将其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拓展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使学生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感知到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进而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这一精神内涵,我在课前借助网络渠道搜集到大量与该主题有关的事例。而在课堂教学中,我则将这些事例以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从斯蒂芬•威廉•霍金到张海迪,从贝多芬到桑兰,学生从丰富的事例中自然而然地会为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精神所折服,借此既加深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还为其树立坚强的意识,正视生命,善待生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当然,还有很多渗透人文关怀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把教材本身所固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目的地挖掘出来,选取课本中感人的事迹进行指导,用这些高尚的思想情操去熏陶学生,教育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灵。作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要妥善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深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3):181-183.
[2]卢爱莲.论职高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成才之路,2016(23):13.
作者简介
张登明,甘肃古浪人,本科,一级教师,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