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 2

关于提高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刘进王国华迟秋君

刘进王国华迟秋君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大众化进程的结束,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境日益凸显。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的几年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重点关注并下大力解决的问题之一。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声誉。因此,解决好学生就业中的瓶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将从以下三方面作以汇报:

1我校本科毕业生近三年就业情况回顾

我校自2010年以来,本科毕业生数量一直保持在1100人左右。2010—2012年,近三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

92.34%,91.09%,91.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在全省30所本科院校中排在上游水平。

表1:2010—2012年各专业就业率一览表

2部分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探析

2.1医学类专业(以临床医学、影像学为例)。

2.1.1大众教育下的高期望值是阻碍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最主要原因。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呈几何倍数增长,毕业生就业期望正在逐年降低。但是,我校医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值未见明显变化,某种程度上看,未降反升。从原来在地、市级医院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少,到现今的县级医院无人问津,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今年在我校就曾出现过八家县级医院的专场招聘会,只来了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尴尬场面。到大医院去就业已经成为大部分医学类专业学生的择业准则。

我们在对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中,问到“你将来毕业了会不会选择到基层医院去工作”时,89.4%的学生表示,自己当初不顾学医时间长,学费高,选择医学专业就是为了能够留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现阶段,三甲医院对医学类专业岗位需求,绝大部分要求学历为硕士或以上,本科生只有考取研究生才能实现自己到大医院就业的期望。所以每年报考和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占有较大比例。近三年我校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影像学等专业考取研究生比例达到56%以上。近些年,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以及大医院医疗设备好,病人多,跟基层医院收入相比差距巨大等因素的吸引,大大助推了学生到大医院就业的高期望。毕业生中未考取研究生的很大一部分选择了不就业继续复习考研,严重影响了当年的就业率。

2.1.2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要求偏离,竞争力一般。从一般意义而言,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等相关工作。我校医学类专业本科生95%左右在医院工作。当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在看重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时,更看重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要求医学生不仅能够看病,更加能够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还要考核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单位的用人要求的改变,对医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每年一度的研究生考试面试中,报考外校研究生参加面试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综合竞争力一般,败下阵来。就业中,在与一些名牌医科院校学生竞争中同样存在此类情况(绝不是面试技巧问题),影响到我校的就业率。

2.1.3卫生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政策普遍实施,淘汰率高。2006年以来,事业单位用人普遍落实招考制度,由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各地进行考试的时间不固定,形式不统一,标准不确定,拉长了求职时间,扩大了就业变量,增加了就业难度。由于考试制度多是参照公务员考试制度执行。岗位往往要求是1:3或1:5比例录用。淘汰率高,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2.2非医学专业(以卫生事业管理、法学专业为例)

2.2.1非医学类新办专业起步晚,社会影响力还不大,同医学类专业相比,成为一段时间内影响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瓶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9年培养了688名本科毕业生毕业,法学专业7年培养了349名本科毕业生。两个专业办学以来的就业率分别为81.7%和72.7%。卫生事业管理专业9年来本科毕业生到医疗卫生单位、国家机关等部门的学生占毕业生比例23.7%,法学(卫生方向)专业6年来到医疗卫生单位、国家机关等部门的学生占毕业生数量的12.0%。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这些“对口”岗位就业的学生数量还不多,“产品”的影响力有限,直接影响该专业在社会的影响力。影响力不大,需求量自然减少,往复循环下去势必将影响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从而影响全校总体就业率。

2.2.2学生就业期望与与专业就业市场定位有一定偏差。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在培养阶段的大部分就业期望是卫生监督人员、医疗单位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及国家机关公务员等;法学专业学生则大部分期望是公、检、法国家机关公务员、律师、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等。但实际专业就业市场中以上岗位需求量有限,一些岗位需要参加竞争激烈的体制内考试等形式方可有机会就业。大部分学生要调整就业期望到体制外的企业、公司去就业。对于一些医药企业、公司及一些自由职业的岗位需求,学生往往采取不急于签约的态度来应对。很多学生在体制内就业确实没有机会之后,方考虑其他形式就业。既错过最佳就业时机,也错过就业率统计时间,导致就业率偏低。

3建议性解决对策

3.1建议学校牵头借助几所附属医院优势,建立与硕士学位挂钩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建立了很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我们可以借鉴经验。借助几所附属医院的优势与主管部门一同牵头建立与硕士临床学位挂钩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既能解决本科毕业生想到大医院学习培训提高学历的期望,又能为附属医院解决临床住院医师不足的状况,规范住院医师的培养,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对学校、医院、学生来说应该是共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实施应该是受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受卫生主管部门的政策意愿影响较大。但是,这是全国医院发展的趋势,只要积极去争取,就能早受益。

3.2建议选留本科毕业生作为我校临床医师战略储备。我校四个附属医院拥有10000张以上的开放床位。每年接收大量的硕士及以上毕业生。其中不乏一些本科毕业学校为与哈医大水平有很大差距的医学院校学生。他们在医学知识结构和综合实践能力掌握方面,和我校本科生考取的硕士研究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建议各附属医院能够一次性拿出部分用人岗位接收本科合同制医生,作为我校临床医师蓄水池。制定详细的培养考核方案,规定一定年限内考取硕士研究生。对考取研究生后空出的本科生岗位,逐年补齐。这种以附属医院为依托的临床医师储备,既解决了本科毕业生到大医院就业的期望,又能提高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还为今后研究生留校时各附属医院选拔优秀毕业生提供优势。我们认为是一个学校、医院、学生共赢的策略。

3.3对于非医学专业,加强宣传力度,加大投入建立和我们培养目标相同的实习基地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让产品在培养目标的环境中实习与实践,对社会认可我们的专业,认可我们的学生,接收我们的学生,是有很大帮助的。要像我们医学类专业学生一样,把我们的学生安排到今后将在那里就业的实习基地去,让更多的医疗卫生单位了解我们的专业,接收我们的学生。

3.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自我兴趣、能力、职业环境等探索。使大学生们从主观意识上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今后将工作的职业环境,开拓就业思路,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图,打造职业梦想。同时,鉴于当今的医疗状况对医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医学模式的转边,要求我们要增设医学人文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