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王峰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综合高中,河南商丘476005)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53-01

摘要: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计算机教学中,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师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树立角色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任务驱动”,强化学生“我要学”的愿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时代给计算机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就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一、改变教师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很多理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面对计算机却手足无措。有的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搭配。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学科中,在面临21世纪的挑战面前,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不能不引起深思。

因此,强化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教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应该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树立角色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仍起重要作用,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探索和遵循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授过程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优化压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这样学生容易主动积极参与,愿意求新和创新,从而使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发展。

例如,《计算机应用》中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学习结果的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调节的学习进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而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

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并通过不断的反馈来评定学习的结

果,以此来不断的完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兴趣,教师应掌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的技巧和方法。

三、采用“任务驱动”,强化学生“我要学”的愿望

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了WORD2000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要求全班同学用A4的纸制作彩报,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同学们的兴趣浓厚,精心设计。有的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分栏进行编排,有的插入艺术字和图片,有的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排版等等。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使用WORD2000的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操作,使自己的设计最优化。

一些学生希望将图片和文字重叠,结果图片挡住了文字,这时就引导他们想办法使图片置于最底层。有的学生使用“文字环绕”中的“四周环绕”、“左边”或“右边”环绕,有的学生使用“最大边”环绕时还是认为效果不好,因为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对比太鲜明,这时就引导他们想出将图片设置为“水印”。

若需在版面的右边某处写进另一小段文字怎么办?这时要引导他们巧妙使用“绘图”工具栏里的“文本框”,插入“文本框”后在文本框范围内写文字就可以了。但有时框线影响美观,这时要引导学生使用“线形”和“虚线线形”将文本框线进行任意美化。若不想要这个文本框的方框,就要引导他们想出用‘绘图’工具栏里的“线条颜色”设置成“无线条色”或“白色”。最后将彩报打印评定等级。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欣赏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就会去探究怎样操作才是最好的。这样对学习计算机有很大的促进。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可以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要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迅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学生也能有所收获,基础差的学生能跟上学生进度。

实践表明,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探索和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