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 1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外伤的护理体会

李轶

李轶(武警贵州总队医院急诊科550005)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312-02

手外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大部分手部开放性损伤病例伤口不能直接缝合,为覆盖骨及肌腱,为保留手指长度,常采用腹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应用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共18例,共19个手指,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6岁—48岁,平均28.5岁;致伤原因:压面机损伤11例,电锯刨伤6例,刀砍伤1例;损伤部位:食指7例,中指6例,环指4例,中指伴环指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全部皮瓣均成活断蒂,外观及功能获得满意效果。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突如其来的伤害造成的疼痛、出血及残疾,尤其是对于术后功能的恢复及外形上的美观,对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耐心的开导患者,建立好医患关系,解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2.2术前30分钟抗感染,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8例均急诊手术,伤指彻底清创,根据情况在同侧或对侧中下腹部浅筋膜层抛起皮瓣,长宽比例不超过1.5:1.0,仔细修剪皮瓣,保留脂肪层约2.0mm,将皮瓣与手指创面缝合。

3术后护理

3.1提供舒适的环境、做好基础护理。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室温控制在25℃-28℃,湿度保持在50%-60%。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固定体位,生活上会诸多不变,护理人员应多关心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满足。饮食上多食高蛋白、高热量、搞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燥用力排便引起的皮瓣蒂部损伤。

3.2体位固定皮瓣移植后体位固定是皮瓣存活的关键之一[1]。术后患者的体位要固定在稳定、舒适的位置。注意防止皮瓣受牵拉、受压。保证皮瓣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术后建议1周内严格卧床休息,1周后可下床适当活动。下床活动时注意防滑,以免造成皮瓣的撕脱。夜班加强巡视病房,防止患者熟睡时拉脱,导致皮瓣蒂部扭转或影响固定。

3.3皮瓣血运的观察为了方便观察,包扎敷料时应留一小窗。术后1-3天易发生血管危象,应严密观察创面有无渗出、出血。(1)皮瓣的颜色:术后2-3天皮瓣的颜色应红润或与其它腹部皮肤一致。若皮瓣颜色出现发绀、青紫,则提示静脉回流障碍。若皮瓣颜色苍白,则是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2)皮肤温度:手结束后,皮温一般较低,术后3h内恢复。移植组织的皮肤温度33-35℃,与正常温差在2以内。若低于2-3℃以上,则提示发生血液循环障碍。(3)肿胀程度:正常情况下皮瓣均有肿胀过程,应在一周内消退。皮纹增多,皮瓣塌陷是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而皮纹消失,张力过大,表皮发亮,有水泡,则提示静脉回流受阻。(4)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用棉签压迫移植皮瓣,皮肤变白后,放松压迫,在1-2秒内皮肤转为红色即为正常。若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消失或延迟,则为动脉供血障碍。若血管充盈时间缩短,则提示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血运的观察是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重点。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4预防血管痉挛病房内禁止吸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均可引起皮瓣血管痉挛,导致皮瓣坏死。护理人员应做好宣教,让患者充分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另外,寒冷、疼痛等因素也可引起血管痉挛。术后注意保暖,寒冷季节注意关闭门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创面7-10天,灯距为30-40cm,防止温度过高,损伤皮瓣。

3.5预防创面感染常见感染往往是蒂部渗液较多引起的皮瓣蒂部感染[2]。预防办法首先是术前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其次手术过程中要彻底清创,清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充分引流皮瓣蒂部。

3.6功能锻炼术后长期制动容易造成关节僵硬,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意义,使其自觉完成锻炼计划。术后第2天起,告知患者行健指的功能锻炼,以不压迫、牵拉皮瓣蒂部为原则。1周后健指最大限度的主动屈伸活动。锻炼时同样不能引起皮瓣牵拉[3]。手外伤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起居不便,使其身心遭受严重的打击。皮瓣移植后要想获得理想效果,除医生精湛的手术技术外,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巡视病房,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预防血管痉挛,妥善固定,严格各项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之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达到手部功能恢复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澎寰.手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0.

[2]王澎寰.手部创伤的修复[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6.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