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评课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课标下的评课思路

周绍强

四川省南部中学周绍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以学生为主体下,更多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时就加强了说课、听课、评课的力度,本文就中学物理评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评课的指导思想

通过一节课的教与学,着重看能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科兴趣,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了什么现象,了解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包含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哪个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什么器材能测量什么物理量,学会如何记录数据、观察现象及归纳结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创情景,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能否发现某些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会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做出判断的能力;能否用学到的新知识解释某些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讨论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的现象;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或制作等活动。能否使学生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之情。学生能否善于讨论、交流意见,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4.评重点、难点

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实验操作时,时机把握是否及时等。一般来说,很多成功的课都是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事物,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难点的突破口。

二、评教法设计

某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什么为基础;针对目前的教改思想,以什么为主线贯穿课堂,以哪些知识为核心,如何创设情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观察哪些现象,讨论什么问题,又通过什么实验,最终确定以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的目的,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评学法指导

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了哪些物理学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作、讨论、交流,是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兴趣以及学生探究的具体措施。

四、评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利用提问、演示、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况,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发现提出问题

通过感知,学生产生什么疑问,明确了研究课题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教师或学生提出:“想知道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等,利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去解决。

3.科学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尝试提出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可能的结果,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看法或猜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

4.制定研究、探究方案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选择思路和方法,对实验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如何,想干什么,如何去干,教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对于共同存在的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设计、研究、改进和解决。

5.实验收集数据

学生能否自己动手实验,自己观察现象,获得数据;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收集的数据是否合理。

6.分析论证

教师是否及时引导学生对现象、数据分析进行比较处理,找出共同特征,进行科学归纳,得出什么结论;解决问题的程度如何。

7.评价应用

通过学生对结果的比较,明确结论,利用哪些现象和例题来加深对有关概念、规律的认识,解决、解释哪些现象和问题;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聚合程度如何。

五、评教学基本功

包括三点:①教态:自然、亲切,仪表端庄;②语言:是否精练、生动、逻辑性强、有感染力,普通话使用情况;③板书:是否工整、布局合理。

六、评教学手段

采用了哪些电教媒体,如微机、投影、小黑板、实验等;是否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使用时机是否适宜,熟练程度如何。

七、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主要从以下考虑:①创设情景及问题的提出;②知识结构方面;③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④课堂开放程度及学生思维发散程度;⑤知识的评价和灵活应用方面;⑥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⑦评价手段及对学生的肯定程度;⑧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等。

以上是我在实施“双主探究创新式教学法”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逐步积累总结出来的一种模式,我在具体评课过程中,己经初步推开,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