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医医院内科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危重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及严密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57例内科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治疗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神经、循环、呼吸系统的指证变化,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此组患者经过内科危重患者的急救治疗和和护理,其中治疗结果显效35例(61.4%),有效20例(35.0%),无效2例(3.5%),总有效率为94.4%。结论:内科危重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内科危重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27-01
内科危重患者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随时患者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内科危重患者在各个系统疾病均能遇到,其病情复杂,患者身体虚弱,危及生命,不及时进行救治,会造成死亡。[1]抢救成功后患者多数会生活不能自理,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常伴有意识状态的改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的进行急救病情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57例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57例内科危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35岁至92岁之间,平均年龄52.12岁。其中发病原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8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0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5例,呼吸系统的患者14例。
1.2临床症状:(1)循环系统症状:主要包括心力衰竭、休克、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2)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昏迷、颅内压增高、惊厥、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癫痫发作等。(3)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急腹症、急性大出血、肝性昏迷、休克等。(4)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咳血、急性肺栓塞、呼吸衰竭等。(5)内科危重患者的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脱水、休克等。
2护理方法
2.1急救的护理: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内科危重昏迷的患者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发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血液、痰液、呕吐物会引起误吸导致窒息。尽快清除口咽部血块,呕吐物和分泌物,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有假牙或者义齿的患者应取出,并松解患者的衣领和裤袋。昏迷的患者用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窒息,立即给予通畅气道,给予有效吸氧3~5L/分,以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给予简易呼吸器或者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有效通气量,改善低氧血症;由于低血压和低氧血症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对预后有影响[2]。
2.1.2病情观察:内科危重患者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外。神经系统的患者注意观察神志意识、瞳孔的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监测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指证;循环系统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心律以及心率的变化;消化系统疾病注意观察黑便、呕血的次数、量、性质;对于患者要严密观察有无休克指证,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准确记录24h的出入量,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2.1.2建立静脉通路:内科危重患者迅速建立两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路,遵医嘱正确的使用抢救药品,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对于休克的患者给予扩容、改善循环血量,必要时测量中心静脉压(CVP)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
2.2一般护理:
2.2.1心理护理:内科危重患者经救治后清醒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会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变化。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并积极有效的解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使患者的心理处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2.2.2舒适护理:内科危重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士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精心的照料,包括洗漱,大小便、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等。根据患者的床单、衣物的清洁程度进行更换,保持床铺整洁舒适,室内环境舒适。有些患者带有各个管路如:吸氧管、气管插管、胃肠减压、尿管等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要定时检查管路是否处在合适的位置,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向清醒的患者解释各个管路治疗的作用,配合良好将会减少刺激反应的发生。
2.2.3一般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发生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严格执行交接班,对危重患者定时进行翻身、叩背按摩身体受压及骨突隆处皮肤,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关报道证明,将床头摇高30°可以降低肺感染的发生率。[4]
3结果
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后,显效是指痊愈出院的患者;有效是指由于疾病造成神志、运动功能改变;无效是指死亡例数。其临床治疗结果详见表1。
表1治疗护理结果(%)
总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5735(61.4)20(35.0)2(3.5)55(91.4)
4小结
内科危重患者,护士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病情变化,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监测技术和抢救技术,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急救药物。针对危重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严密的护理,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君王娟.急诊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201124(1)222-223.
[2]陈卫平350例重型颅脑损伤及复合伤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报200820(3)267.
[3]孙庆心、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志20082(8)173-174.
[4]姚莉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5(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