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ICU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临床比较

田玉军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1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以及常规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资料6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心率以及呼吸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低氧血症得到缓解,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ethodsandeffectofcreatingmechanicalventilationandconventionaltreatmentforpatientswithsevereheartfailureinICU.MethodsAtotalof2013Marchto2014MarchofICUpatientswithsevereheartfailuredataof64casesoftheimplementationofaretrospectiveanalysis,64casesof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patients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treatmentinobservedgroup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basedontheimplementationof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inthetreatment,thetreatmenteffectoftwogroupsofpatientscomparedwiththeimplementation.ResultsToobservethepatientsinthetreatment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6.88%,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7.5%,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aftertheheartrateandrespiratoryindex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bloodoxygensaturationindex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forICUpatientswithsevereheartfailureimplementationof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canmakethepatient'sclinicalsymptomsareobviouslyimproved,easedthehypoxemiainpatientsandenhancetheeffectof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

[Keywords]:severeheartfailure;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treatmenteffect

一般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由于缺氧以及缺血,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患者的死亡率也比较高,临床中治疗主要以纠正患者的缺氧情况为主,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1-2]。本文选取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资料6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比较,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资料6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处于66~78岁之间,平均71.2±2.4岁,64例患者在入院之后通过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以及X线检查确诊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在Ⅲ级到Ⅳ级,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式,包括吸氧、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严格限制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静脉使用襻利尿剂利尿降低患者心脏负荷,使用去乙酰毛花苷、多巴酚丁胺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对于收缩压≥90mmHg者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扩张血管;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通过有创机械通气实施治疗,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与呼吸机连接,将其通气模式调整为A-C模式,等到患者的氧合情况获得改善之后,调整通气模式到SIMV-PSV模式,最终调整到PSV模式,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保持潮气量处于6ml/kg到10ml/kg之间,保持呼吸频率处于每分钟12次到20次之间,将呼吸末正压控制在4cmH2O到5cmH2O之间,调整吸氧浓度处于30%到60%之间,将压力支持水平保持在10cmH2O到18cmH2O之间,常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实施镇痛镇静治疗。待到患者的缺氧情况获得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衰症状明显缓解,停止镇痛镇静,撤掉呼吸机,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自主呼吸试验通过,拔除气管导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施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4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5%,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心率以及呼吸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多为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据统计,急性心衰已成为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又称急性心衰综合征,其中约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年病死率高达60%。[3]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处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常规方式可以使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但是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一般表现为肺换气功能异常,其中低氧血症是最重要的环节,患者出现肺水肿会引起低氧血症导致出现心源性休克,患者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意识丧失、呼吸和心脏骤停,甚至死亡。临床常使用无创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来治疗急性心衰合并的肺水肿和呼吸衰竭,但是经常出现患者烦躁,呼吸机对抗,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由于人们对于心力衰竭生理和病理的不断了解,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分析,现在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被广泛应用[4]。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使患者过快的心率以及呼吸得到恢复,使患者血氧饱和度得到提高,改善全身缺氧缺血情况,使患者的心肌组织缺氧得到缓解。有创机械通气配合镇痛镇静,可以使患者得到良好信息。有创正压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减轻肺水肿,明显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患者的心脏负担,使心衰症状迅速缓解。但是有创机械通气针对人体的生理损伤相对比较大,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以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提高通气护理工作[5]。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4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5%。由此可见,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低氧血症得到缓解,能够迅速缓解呼吸肌疲劳,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威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44-45.

[2]彭海霞.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71-72.

[3]黄峻.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2(2):98-122.

[4]曹海泉,何晓山,王晓娟.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3,41(11):1079-1081.

[5]高东奔,胡浩荣.低水平peep方式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重症左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1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