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娟(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一个过渡时期,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现代医学给予补充雌激素为主的激素替代疗法,但长期服用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卵巢癌等的风险,而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21-01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都突出强调是肾气虚衰所致,女性“六七”之年,肾气日衰,冲任二脉逐渐亏虚,至七七之年天癸竭,精血日趋不足,导致肾阴阳失调,所以肾虚是致病的根本原因,而肝肾乙癸同源,肾水亏虚,水不涵木,则肝失所养,肝气不疏,肝郁气滞,综合以上所述,肾虚为本、肝郁为标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核心病机。
1、肾虚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围绝经期期综合征发生在天癸将竭的“七七”之年,说明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肾虚有密切的关系。
陆启滨[7]提出肾气衰退、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心火旺,神魂失宁为病变之标,肾及心肝,阴虚火旺为主要的病机,他观察了将近30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肾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占84%,卢合兴、苏思杰[8]认为妇女在绝经期间肾气衰退、肾精亏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马珊[3]将此病分为肾阴虚和阴阳两虚,临床辨证论证治疗效果显著,肾阴虚治以滋肾潜阳,补益肝肾,方药:生地,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白芍,生牡蛎,合欢皮;阴阳两虚治以温阳益肾,方药:枸杞子,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仙灵脾,菟丝子,补骨脂,百合。
2、肝郁
肝肾乙癸同源,女子以肝为先天,且藏血,血皆归冲任,冲任脉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尤其是月经将绝未绝之际,肝是主导的病位,另外肝主情志,肝气疏泄有度则情志条达,肝气郁结则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在临床上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精神症状是其主要的表现之一,所以治疗上也应注意疏肝。
马圣华[2]从肝论治将此病分为四型,肝气郁滞型治以疏肝解郁安神;心肝火旺治以清肝泻火,解郁安神;肝肾阴虚者治以滋阴平肝安神;肝脾两虚型治以温养肝脾,补益气血,临床辨证施治疗效均显著。
结语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特定的阶段,围绝经期综合征又是这一阶段的特有疾病,以病程缠绵难愈,症状复杂多变等为特点,给围绝经期女性的正常生活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中医从肝肾论治,予以滋肾益阴,佐以扶阳,疏肝理气,加之无西药的副作用,故日渐显示出其生命力,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姚石安.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研究述评[J].中医杂志,1994,(2):112
[2]马圣华.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179例[J].北京中医,1998,(3):17
[3]马珊.辨证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8,(5):32-33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2
[5]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68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74
[7]陆启滨.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探源[J].中医药学刊,2001,19(2):139
[8]卢合兴.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J].200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