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血管病患者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谈脑血管病患者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祝凤娟1祝凤珍2

祝凤娟1祝凤珍2(1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2北京市慧慈医院100000)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344-01

【摘要】目的讨论脑血管病患者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处理进行护理。结论使用冰帽降温可保护大脑,防止脑水肿。将冰袋置于体表大动脉位置,如腋下、颈外侧、腹股沟及关节腹侧面。冰帽、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止皮肤冻伤,及时更换冰帽、冰袋以保证效果。

【关键词】脑血管病中枢性高热护理

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s,CVD)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同为人类3大死亡原因。主要病理表现是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其特征为:中年以上,突然起病,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和脑部症状。下面将脑血管病患者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报告如下。

1相关因素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背侧丘脑视前区,调节人体产热散热过程,使人体体温处于稳定状态。脑卒中致体温调节中枢直接或间接受损,并可阻断体温调节的传导通路,导致产热和散热机制失衡,从而出现中枢性高热。脑卒中所致中枢性高热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明显相关性,出血量大,靠近背侧丘脑和脑干,出现高热时间早,体温高,这可能是由于血肿本身压迫或脑水肿间接影响下背侧丘脑视前区的调定点,干扰或阻断产热和散热传导通路而致体温调节失衡有关。

2临床表现

中枢性高热的特点,为稽留热,体温骤然升至40℃以上,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无寒战;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身体两侧体温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物理降温有一定疗效;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无感染的血象征象,不伴寒战及其他感染中毒征象。

3护理措施

3.1物理降温

3.1.1冰帽及冰袋的使用

使用冰帽降温可保护大脑,防止脑水肿。使用前剪短发,颈部受压点填以海绵,两耳用不脱脂棉花塞住以防水流入耳内。将冰袋置于体表大动脉位置,如腋下、颈外侧、腹股沟及关节腹侧面。冰帽、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止皮肤冻伤,及时更换冰帽、冰袋以保证效果。测腋温须在同侧腋窝冰袋取出30min后进行,方能准确。

3.1.2酒精擦浴

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利用酒精蒸发带走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擦浴前头置冰帽,以防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加重脑水肿。取30%~50%的乙醇250ml,用浸过乙醇的毛巾缠在手上,自颈侧面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再从侧胸经腋窝沿上臂至手心,因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比较敏感,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边擦拭边按摩,同法擦另一侧。然后将患者侧卧,自颈椎以下擦拭全背部。露出下肢从髂部沿大腿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踝部,最后从股后经胭窝至足跟,边擦边按摩2~3遍,禁擦前胸、后项、腹部及足心。擦拭过程中脚部应放热水袋。

3.1.3其他冷降温方法

必要时使用冰水灌肠或输注低温液体。

3.2其他降温措施

3.2.1针灸降温

针刺穴位可起辅助降温作用,常用大椎、合谷、曲池、十宣等穴位。

3.2.2冬眠低温疗法

使用神经节阻滞药加物理降温的方法,形成低温保护机体和大脑。在冬眠过程中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脑疝症状被掩盖,减少液体用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2.3变温毯的使用

先将变温毯平整铺于床单下,患者与变温毯之间不可放置被褥等厚实物品,以免降低其作用,连接好变温毯与主机之间的管道,打开夹子,保持管道通畅,以防打褶。并按照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3.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瞳孔反应以及肢体活动情况,30min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同时出现两慢一高,即呼吸、脉搏慢,血压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体温监测是低温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患者肛温在32~34℃为宜,过低(31℃以下)易出现心肺并发症以及因患者反应迟钝而影响观察,过高(35℃以上)则达不到降温效果。

3.4营养支持

高热患者消化功能减退,食欲缺乏,故应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不能经口进食时,采用鼻饲提供营养。采用的食物配方为:牛奶、新鲜鸡蛋、鱼汤、鸡汤、排骨汤、米汤、菜汤、新鲜果汁等。不能进食又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予鼻饲流质饮食加静脉营养,必要时行全肠外静脉营养疗法

3.5基础护理

中枢性高热患者常伴有昏迷,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应加强基础护理。

3.5.1皮肤护理

主要是防止皮肤冻伤和压疮。

3.5.2呼吸道护理

翻身、拍背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炎症、肺不张等。

3.5.3泌尿系统护理

膀胱冲洗,局部消毒,防治泌尿系统感染。

3.5.4消化系统护理

主要是做好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白丽莉,高星梅,王惠云.医用冰毯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临床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7年01期.

[2]张鸿敏,赵爱玲,杨秀芹,王艳玲.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