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学生有三怕:一怕考试、二怕家访、三怕作文。前两怕在情理之中且不关涉语文,姑且不论。这第三怕却足以让语文老师们无地自容,而又时常无可奈何。难道真的如学生所感叹的“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这些做语文老师的能遵从写作规律,那么,学生对作文一定会是另一番感受。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努力培养学生愿意作文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感受到作文苦中有乐,乐中有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文学贵在为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生活是沸腾的海洋、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写作的源泉,好的文章都是取材于生活的。作文不一定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要求学生时时留意周围发生的一切,及时把一些有意义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资料,这样就不至于无话可说。
二、要学生发诸真情,用真情书写生活
我曾有个发现,是它使我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上一学期我建议学生写周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谁知,一个学期周记批阅下来,我发现自己犯一种毛病:只要桌上有周记,我是坚决不想批作文。原因是作文让人不忍卒读而周记常常会令我沉醉其中:时而暗笑、时而感慨、时而激动……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批完了全班的周记。学生们在周记中写下的才是们真正的生活!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虽然其中有时语句不通,甚至错别字连篇,但文章的确情真意切,真实动人。每次发周记,教室里都有一次小小的轰动,学生们相互交换阅读批语,那种迫切和专注,让我看到当老师的满足。每当这时,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不是学生不会写作文,天生怕写作文,而是我们的作文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说是我们根本没能让学生弄明白:作文究竟要写什么?要求学生把范文作为标准,只是给学生套上了枷锁,学生又如何写得出自由活泼、充满个性、流露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呢?说实话,无论是我还是学生,对周记都比对作文有好感。因此我明白了:只有抒写真实生活,学生才有文章可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真情抒写生活,作文便有了源头活水。
三、下水引路,调动写作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如果仅仅限于理论的指导,那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既空洞抽象,缺乏实效,又没有说服力。因此,教师一定不能脱离写作实践,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并且不辍笔耕,这样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下水文。另外,下水文的深浅一定要适宜,既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又要适合学生实际水平,不至于使他们感到遥不可及。这样老师给学生做了示范,让学生感到写作文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情,从而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再说了,老师亲自下水,与学生同甘共苦,使他们感到也没有理由不写。
四、开展评比
让部分同学读自己的文章,同时各抒己见,广开言路,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争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观看影片写影评,开展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也更投入,更放得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眼界,又锻炼了多种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发挥了写作的潜能。
六、教师讲述一些新闻及热点问题
让学生发表评论,各抒己见,或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写作动力。写作的欲望需要老师适时地去激发,给学生提供可供探讨的问题,给学生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其写作的动机,是教师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兴趣培养起来了,我们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鉴于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上探索,探索的道路崎岖坎坷,但乐在其中。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