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摘要:实验不仅仅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根基,它与数学学科的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数学家高斯曾经说过,他的很多数学发现是从实验中归纳出来的,证明只是一项补充工作.类似地,当我们指导初中生学习数学时,也要关注数学实验的价值,恰当利用实验,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优化作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一、数学实验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
数学最大的难度在于其抽象性,这也是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为此,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建构数学认识时,都会千方百计地利用某种直观化的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更加现实而可靠的载体,数学实验就是可行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而有效地形成直观认识,并深度把握问题的本质,例如,在上课之前,笔者先安排每一名学生自备一个三角形形状的纸片,在课堂实验中要求学生探索∠BAC的平分线,学生在思考中展开研究。如何构建角的平分线?如果让学生作图,他们可以用量角器或圆规等工具来操作,但是在实验中,学生的方法更加灵活:过A点进行折叠,让AB边恰好落在AC边所处的直线上,得到折痕AD。学生按照类似的方法找到了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角平分线CF和BE,他们能够非常清楚地把握到:这三条折痕最后相交于同一个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总结概念:内心。笔者又启发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构建外心和重心,他们都显得格外活跃,甚至有学生提出:能否构建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寻找交点的特点?这样学生又形成了“垂心”的概念。折纸是初中几何最常见的实验方法,它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其实都可以通过严谨的数学证明得到有关结论,但是结合实验操作,学生将更加直接地发现有关理论,然后进行数学证明,学生的思路更容易打开,探索的效率也更高。笔者认为,将实验操作引入初中数学课堂,可以让课堂的组织形式更加活泼而多样,学生的思维也将更加活跃,他们也更容易得到富有创新性的认识和见解.波利亚就曾经表示,数学学科有着两个侧面,其一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一角度讲,数学研究更像是一门系统化的逻辑演绎过程;另一方面,数学的创造性过程也让数学好像一门实验科学。从这一点上来讲,在数学教学中积极而有效地开展数学实验,是非常有效的.
二、数学实验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纯粹的理论演绎是相当枯燥而乏味的,动态化的实验能够给课堂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成为激活整个课堂的重要因子.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将全方位地参与操作,他们将不再是单一的旁观者,他们将成为数学知识探索的参与者。而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将被一些奇妙的数学现象所打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他们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探索之中,学习兴趣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激活,这一切又将反作用于课堂,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思维成果会在课堂上进行发酵,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而有效的理解与认识。比如,在有关“频率”的概念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实验——“抛图钉”,让学生将图钉一次次地竖直向上抛出,然后记录并统计图钉“针尖向上”的频率,最终随着抛出次数的增加,学生发现相关数据在0.65附近摆动.实验现象往往能够给学生提供最可靠的信息,但是学生的质疑也由此而产生:(1)为什么“钉尖朝上”的频率是0.65呢?尽管初中数学无法给学生一个确定而可靠的答案,但是播下了悬疑的种子,这也将成为学生后续研究和学习的动力;(2)为什么频率可以充当概率的估计值呢?这一问题将激起学生探索概率论的欲望;
(3)还激起了部分学生进一步增大实验次数的好奇,这种好奇也将演变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的激情。再比如,有关“角”的认识,学生在小学阶段也有所认识,在初中引导学生重构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实验的方式创设情境,学生将倍感新鲜,他们也将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结合实验来探索,笔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钟面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两根针重合与垂直的场景,实验很简单,但是将角度的变化和调整都展示了出来,学生将对相关概念产生更加生动而形象的认识。更加重要的是,原本枯燥而乏味的知识经过这样的处理变得更加鲜活而生动,学生容易产生新鲜感,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数学实验有助于学习难点的攻克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学习疑难点,教师有责任多方位地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克服这些疑难点。很多时候,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结合实验展开探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验可以展示更加形象而直观的场景,这些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展,并有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某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等于20厘米,现在如图2(a)所示将其对折两次,在折角的位置剪下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等于4厘米,请求解这个正方形纸片剩下面积的大小。部分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陷入了困境,笔者经分析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抽象思维不够成熟,无法在头脑中构建相对真实的场景,为此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用纸根据题目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折叠,最终得出了如图2(b)所示的形状,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很快就得出了问题的解决思路.再比如,有关“质量分数”的应用题,学生为什么在这一块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显得颇为头疼?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因此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溶液的配置和调和,让他们体会浓度概念的真正含义。教师为学生准备烧杯、量筒、两份0.05kg的蔗糖,引导学生先将一份蔗糖溶解在水中,引导学生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然后让学生将另外一份蔗糖加在溶液中,再一次让学生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同时让学生通过品尝来体会不同质量分数对溶液的意义,这样的操作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克服了认知上的难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应该是教师值得尝试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学生的思维启迪、兴趣激发和难点突破等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实验还包含着大量的探究思想,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知识的本质,他们的探究经验也将由此而得到丰富。为了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设计精彩的实验来优化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