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药物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慢性便秘药物临床治疗分析

赵颖

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157400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促进肠动力药物对慢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完善慢性便秘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治疗过的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共35例,对这35例患者均采用促进肠动力类治疗药物,对患者单纯性连续使用药物15d,观察患者自感便意情况,便体质量,排便间隔,以及体质改变情况,根据观察数据结果做详细分析。结果,使用促进肠动力药物对慢性便秘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为15例,有效患者为15例,无效患者为5例,药剂尤其对便体质量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便体由干、黑、涩,变为润泽、深黄、顺滑。结论,具有促进肠道动力的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病理情况,临床显效迅速,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便秘药物;治疗

前言:慢性便秘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发的,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慢性便秘严重影响了病患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引发一些其它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慢性便秘临床上又可以称之为顽固性便秘或是难治性便秘,慢性便秘的临床治疗用药尚无统一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缓泻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来恢复或增强已减弱的胃肠运动功能是这类疾病治疗的主要措施。因此开发新型促胃肠动力药物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评估参数包括便次、粪便性状、排便是否困难等,并有量化指标。常应用Brista评估治疗后粪便性状变化,还有粪便重量或含水量,排便困难的程度、不畅等变化;此外,对伴随的腹胀、腹痛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合成类化药物及中药,尤其在促胃肠动力中药研究方面,国内有长足的发展。现就近年来缓泻剂、促胃肠动力合成类药物的基础与临床试验研究进展以及促胃肠动力中药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治疗过的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共35名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共有22例,男性患者共有23,并未显示出性别差异性;最小患者年龄为22岁,最大患者年龄为6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0岁,患者疾病类型:单纯性慢性便秘患者共有14例,慢性便秘联合冠心病患者共有10例,慢性便秘联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6例,慢性便秘联合脑血管疾病患者共有5例、这35例患者中属于慢传输性便秘类型的患者共有23例,属于出II梗阻类型的慢性便秘患者共有22例。

1.2方法

在治疗中根据这35例患者的主要便秘类型为慢传输类便秘,决定对其采用增加肠道动力方式进行治疗。缓泻剂是临床最常用的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之一,通过软化粪便和通过一个或多个机制进行人为或间接刺激大肠的蠕动进行排便。目前精心设计的缓泻剂、安慰剂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很少见。虽然研究证实,缓泻剂能改善每周排便次数与某些症状,但由于研究规模小,缺乏全面的相关疗效评估与总结,同时缺乏不同缓泻剂之间的对比,难以确定是否一种类型的缓泻剂优于另一种,因此此类临床药物试验的可信度不高。[3]

常用的缓泻剂有容积性、刺激性、渗透性及润滑性4种。容积性通便剂,又称为膨松剂,吸水后增加容积,轻度刺激肠蠕动;抵达结肠后被肠道内细菌酵解,增加肠内渗透压和阻止肠内水分被吸收,增强导泻的作用;渗透性泻药主要有盐类和糖类渗透性泻药。口服盐类渗透性泻药后,肠内形成高渗环境,能吸收大量水分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使肠中容积增大,如口服时同时多量饮水,可迅速增加容积,加强对肠豁膜产生刺激,增强肠管蠕动,促使排便。但临床上多用于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准备。过量或反复服用盐类泻剂,可引起高镁血症、高钠血症以及高磷血症;润滑性通便药如液体石腊、甘油和多库醋钠等。液体石腊有软化粪便作用,适用于避免排便用力的患者,例如年老体弱一、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瘤、以及痔、庙、肛凄等便秘患者,但易发生脂质吸人性肺炎和肛周渗漏。长期使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影响胡萝卜素、钙、磷吸收;刺激性泻药包括含葱醒类泻药,果导、蓖麻油和比沙可吮等,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刺激结肠豁膜、肌间神经丛、平滑肌,增进肠蠕动和豁液分泌,促进排便。连续应用这些刺激性泻药可引起水泻和腹痛,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1.3判定标准

对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有三种判定结果,即治愈型,有效型以及无效型。治愈型:患者慢性便秘症状基木消失,排出便体质地润泽,不干不涩,周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最佳结果为隔天排便,患者便感增强,排便困难程度降低,腹痛感减少,食欲增加,体质改善。有效型:患者慢性便秘症得到改善,便体质量有所改善,不干不涩,周排便次数增加,患者便感较用药前有所增强,排便困难程度降低,腹痛感减少,食欲增加。无效型:患者慢性便秘症状没有得到改善,连续用药5d可判定患者用药无效。[1]

2.结果

使用促进肠动力药物对慢性便秘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为15例,有效患者为15例,无效患者为5例,药剂尤其对便体质量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便体由干、黑、涩,变为润泽、深黄、顺滑。

3.讨论

慢性便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也和某些疾病的发病可能有关。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症的便秘甚至可导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秘和肛门直肠病关系密切。目前滥用泻剂普遍,已造成诸多的不良反应,增加社会支出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针对不同类型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缓泻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来恢复或增强已减弱的胃肠运动功能是这类疾病治疗的主要措施。慢性便秘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不明显,病理表现形式多为患者便量少,便体质量偏低,排便感较少,长期发展卜去患者体内毒素无法有效排除,可引发患者体质下降以及各种并发疾病,影响十分严重、尤其是慢性便秘联合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危重疾病,如果不对便秘情况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2]

根据木文的研究结果,促进肠道动力药物能够有效改善便秘患者病理特征,尤其是对慢传输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无副作用,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峰,柯美云,王智风,等.慢性便秘的动力障碍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J].胃肠病学杂志,2011,42(17):212-213.

[2]力秀才,柯美云,胡品津,等.氨甲酞甲胆碱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疗效安全性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2,11(2):222-223.

[3]郭晓峰,柯美云,潘国宗,等.北京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整群、分层随机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0,42(1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