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本文试从文学与旅游者的关系角度,论述了文学对提升旅游工作者的气质修养与审美情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对旅游工作者加强文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出了一定的借鉴性意见和观点。
关键词:文学;旅游;素养;审美
旅游工作者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其自身的历史积淀和文学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在旅游实践中不断学习、丰富自我的文学知识,并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内涵、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是现代优秀旅游工作者必修的课程。
1文学与旅游工作者的关系
旅游世界离不开文学,文学之于旅游工作者而言,不可或缺,从两千年前的《山海经》到明代《徐霞客游记》,传统文学、旅游文学灿如星河,旅游的世界遍存大量文学。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中将会接触到古今中外的文学,接触到大量的名人作家,会阅读到经典的诗句或楹联,这些旅游作品或写景或抒情或言志,与景点互为呼应。一篇文学作品会使一座山峰一条河流一座寺庙,乃至一个城市声名远扬,如英国斯特拉福小镇因作家莎士比亚而蜚声世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因塞万提斯而引来无数旅游者拜访;安徽琅琊山因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而闻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诗圣杜甫的伟大作品和跌宕人生又怎么会引得千万游人游览杜甫草堂;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又怎么会闻名世界,这样的例子在旅游者的旅游理想中可谓随处可在。譬如我们带团到湖南长沙的湘江,一定会为与游客一同去体会一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如带队去南京的夜游秦淮河,我们自然会想起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想起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到凤凰古城,我们必定会引领游客去拜访现代文学史上文化名人沈从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许多人到凤凰是沿着沈从文作品的字里行间来的”。有人说王羲之的一篇短文让兰亭的一汪水变成了纳税人的源泉,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中的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寒山寺由寒变热。由此可见文学与旅游工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旅游事业不可分割。
2文学能够滋养旅游工作者的气质修养
旅游工作者是美的世界的探索者,也是美的世界的传播者,自身的气质和修养是旅游工作者美的内涵所在。
现实生活中,一些旅游工作者过于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希望靠外在的修饰和打扮来赢得游客的好感和认可,却往往忽视了内在的修养的提高和内涵的丰富。一个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特有的气质,在于其丰富的内涵,这种气质无论是对同性对异性、对老者对年轻人都同样具有吸引力,其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龄、服饰和打扮局限的,这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虚怀若谷、谈吐不俗,气质非凡。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淡泊名利赢得世人的喜欢。文学史上文学素养高雅的代表人物历历可数,鲁迅、巴金、冰心、朱自清、张爱玲、沈从文、戴望舒等。那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来提升个人的气质与修养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曾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作为推崇科学、发展科学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推动着社会进步,追求真理的思想家在其《论人生》中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他的话道出了提升气质修养的奥秘所在。
如被评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二十位代表人物”“中国最美50人第一人”的气质美女杨澜。她的美恰恰不是穿着打扮,不是外表修饰,而是美在智慧、知性、优雅与内涵。如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的夫人百岁老人杨绛面对采访记者所表现出来的那份淡泊、怡静、恬然、优雅。已去世的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季羡林生前所表现的那种亲和、儒雅、睿智、隽秀,就是一种学问之美,气质之美,人格之美,这种美是学不来,修饰不来的。
将读书作为一项精神功课,通过文学的阅读来潜移默化改变和养就我们的气质,通过对文学的阅读来丰富我们的内在和涵养,让我们的知识变得渊博,变得越来越自信,变得越来越有气质,这是每一位旅游工作者需要必修的一门人生课。
3文学能够提升旅游工作者的审美情趣
景点美的解读和传播需要旅游工作者的深厚文化积淀。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我们不仅应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还应具备足够的欣赏力和审美情趣。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如何发现,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准确的说是发现美的心灵。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如何发现,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准确的说是发现美的心灵。
旅游景点的景致美有很多种,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文学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一种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亦是一种美,如何将我们见到的美传播出去,则需要旅游工作者广泛的阅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欣赏力和审美情趣,不断的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西湖四季之美各有特色,春闻莺、夏荷花、秋丹桂、冬瑞雪,如果我们作为旅游工作者不能依据季节的变化一味的背诵导游词的话就会是一次毫无美感所言的导游。审美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境界,懂得阅读,有了积累,才能学会审美,并懂得欣赏,正所谓开卷有益,烛照人生。当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得到了丰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时,我们我们的审美也就会得到提升。
如爱情作为永恒的主题,爱情文学,源远流长。从《诗经》到两汉乐府诗,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明清的戏曲小说,存在着大量的歌咏。爱情的名篇佳作,许多名句已经深入人心“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虽然它们都歌咏了真挚感人的爱情,但是,同样是表达的是爱情主题,但诗中的意味则各有不同。如绍兴沈园因旅游的一阕钗头凤,即因其爱的缠绵悱恻、凄美遗憾而闻名。对于这样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若旅游工作者缺少对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的了解,缺少对陆游身世经历和身世的了解,缺少丰厚的文学积累的话,那是绝无法解读和传播的其内在的涵义的。因此作为旅游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要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