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的临床观察

/ 2

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的临床观察

廖耀玲李素芬(通讯作者)季玉珊陈晓燕

廖耀玲李素芬(通讯作者)季玉珊陈晓燕

(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191-02

湿化瓶吸氧是临床为患者吸氧时应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是通过管道间接与患者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是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属中度危险性物品,由此造成的医院感染已被临床所证实[1]。近一年来我院对临床吸氧病人使用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器,氧气湿化效果较好,基本实现了无菌化安全吸氧,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氧气湿化瓶是极易污染带菌的感染源

目前医院氧气湿化瓶普遍采用的是重复使用的湿化瓶,(即每天更换湿化瓶、湿化瓶管芯、湿化液、吸氧管,并对换下的湿化瓶、湿化瓶管芯浸泡于500mg/L氯制剂30分钟后蒸馏水冲净晾干包装备用。并用无菌蒸馏水湿化吸氧),存在问题主要是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其原因为氧气湿化瓶是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作者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呼吸内科200例吸氧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实验组则采用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瓶吸氧。二组病例均采用2L/min-4L/min流量吸氧,对正在使用的两种湿化液样本,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抽取湿化液10ml,注入无菌营养培养皿1ml,立即送检,观察有无菌落。监测结果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以≤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为合格。结果:一次性湿化瓶使用24h小时无菌检出,重复使用的湿化瓶45%有污染,检出少量的表皮葡萄球菌、G+阳性杆菌,与国内学者报道: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有不同程度被污染[2-3]相符。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⑴各临床科室不具备专门的清洗烘干设备,对物品的内部结构缺乏有效的清洁手段,使湿化瓶清洁不彻底,导致消毒灭菌失败。⑵清洗消毒湿化瓶的内壁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自然凉干,常附有大小不等的水珠或水滴,而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无任何抗菌防腐体系配置,这些水珠或水滴再次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使物品在保存过程中再次污染。⑶湿化瓶用久后内壁附有程度不等的水垢,导致清洗困难,浸泡容器有时未定时消毒,浸泡溶液被污染等。⑷实际操作中有些护士无菌观念淡薄,操作前没有严格洗手,在操作过程中,用手直接安装过滤管将细菌带入湿化瓶系统中,添加更换湿化用水过程亦难于实现无菌操作等。以上种种因素说明湿化装置系统已成为医院感染的潜在问题,而氧气湿化液污染细菌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4]。有报道[5]当湿化液被细菌污染,产生的含有高浓度细菌的气溶胶将沉积于患者的下呼吸道,即使含少量细菌的气溶胶被人体吸入,都会沉积于肺部的毛细血管和肺泡并增加感染的危险。在美国,肺炎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占医院感染第2位,吸入含有细菌的气溶胶是导致院内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6]。因此,控制氧气湿化装置的带菌情况、减少氧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者及护理专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2.使用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从根源上杜绝感染的发生

作者通过对实验组100例使用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器的观察,发现24h状态下湿化液的监测结果显示几乎是无致病菌感染,合格率为100%,而对照组100例使用重复的氧气湿化装置污染率则为45%,可见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器能有效去除了以上环节的易感因素,因为一次性氧气湿化器为一体化、一次性,无需人工消毒,省去了湿化瓶及其部件日常清洗费用,杜绝二次污染,节约蒸馏水、生理盐水等消耗;降低了医疗费用。一次性氧气湿化器使用完毕后,整个装置按医疗垃圾处理,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增加护士直接为患者服务的实效时间。另外一次性氧气湿化瓶出厂时就是无菌独立包装,不仅符合卫生部“干燥备用”的要求,而且有效期长于物资管理,避免了浸泡消毒后保存不当导致湿化瓶被再污染。因此氧气湿化瓶的安全应用,是预防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使用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器,能有效降低污染,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晓红,周秋英,陈秀萍.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效果比较.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25~2126.

[2]王一平,王慕云.医院氧气湿化瓶系统的污染调查及消毒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1):114-115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等。

[3]汪涛,余道军,蔡艺飞,等.氧气湿化瓶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33-544.

[4]姚玉娟,刘月仙.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8):1987-1988.。

[5]郑玉婷,黄晓岭,陶薇,等.改进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16-17

[6]罗带姨.医用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方法改进[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1):95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00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