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增值税转型的几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4

对增值税转型的几点探讨

王军明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生产性增值税消费性增值税增量抵扣Severaldiscussestoincrementdutyreforming

WangJunming

Abstract:StartsfromJuly1,2004,thecountrycarriedoutincrementdutyreforminginthenortheastoldindustrialbaseeightprofessionstoreformtheexperimentsitetoworkcarriesontheexpandedincrementdutytoJuly1,2007inthemiddleareasixprovince26oldindustrialbasecitiestoarrivebucklesthescopeexperimentsite.Incrementdutyreforminghasstimulatedtheinvestment,drewinhasneeded,promotedtheexperimentsiteareaeconomicalincrement.Butexiststhereductionfinancialrevenue,thefixedassetincrementdutyarrivesat,drawsbacktheoperationdifficultyactually,andsoontheactualproblemmustbringtotheattentiontotheemploymentpressurize.

Keywords:TheincrementdutyreformingProductionincrementdutyConsumptionincrementdutyIncreasearrivesbuckles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14-03

增值税包括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款时,所购置的固定资产中所含进项增值税款不能抵扣,而消费型增值税则可以全额抵扣。而收入型增值税介于生产型和消费型之间,允许抵扣的只是每年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已经缴纳的税金。世界上现在有130多个国家采用增值税,仅有我国和南非、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是指将我国现采用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

1.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必要性

1.1生产性增值税的弊端。我国在90年代初期的经济实力较弱,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消除投资恶性膨胀,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扩张。因此,实践证明我国选择生产型增值税从总体上来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增值税税收制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表现为:①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生产型增值税道道征税,加重了企业机器设备购置成本,抑制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积极性,特别不利于基础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②内外资企业之间存在增值税实际税负差异。现行税制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购买国产设备准予退还已缴纳的增值税,对部分进口设备实行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实际上相当于给予了部分外资企业和进口设备消费型增值税的待遇,从而使内资企业和国内生产的设备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③使固定资产投资的税负过重,影响经济增长。经过测算,生产型增值税17%的税率相当于消费型增值税23%税率的负担水平,对扩大投资带来不利影响。④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削弱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生产型增值税抵扣不足,我国出口商品即使按照增值税的法定税率计算退税,仍然含有一定的增值税,这样不利于国内产品开拓国际市场。⑤提高了税收管理成本。由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必须将可抵扣的购进货物、劳务与不可抵扣的购进货物、劳务分开,使计算变得复杂,也增加了税务机关审查的工作量,既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也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1.2增值税转型试点表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2004年7月1日开始,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八个行业推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工作。在总结东北三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家于2007年7月1日在中部地区六省份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进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并且将电力和采掘业纳入了试点的范围之内。东北三省四年和中部六省26市8大行业1年多的试点经验表明消费型增值税存在如下优势表现为:①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在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中,绝大多数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所以我国增值税转型是必然趋势。实行消费型的增值税将使我国的增值税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从而有利于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对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基础产业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十分有利,可使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加,从而增值税税负下降,投资风险得到最有效的规避。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③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企业以及其他高投资企业。消费型增值税能较好地发挥税收杠杆的调控功能,有利于减少税收对企业正常投资行为的非中性影响,增加企业现金流,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合理诱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技术进步,更符合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④有利于规范税收征缴,堵塞漏洞。生产型增值税下税法虽规定外购固定资产不准抵扣进项税,而部分地区的税收文件中又对相关项目进行免税或退税的规定。这样增加了税务机关税务稽查的工作难度,也为纳税人涉税犯罪埋下隐患。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统一口径办理,取消各种优惠措施,规范税制,强化税务机关内控机制,促进税收征管工作效率提高。

2.在全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具有可行性

从东北三省和中部26个城市8大行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性增值税是具有现实需要和可行性的。

2.1未对税收收入产生太大的消极影响。增值税转型不会带来较大的财政风险。据我国有关专家测算,当前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国家年财政收入将减少一千亿元以上。虽然现阶段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促进东西部的平衡发展,这些最终都将从不同的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从而拓宽了税基,并最终推动财政收入的增长。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是利大于弊的。

2.2减轻纳税人投资负担,引导投资行为。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克服重复征税因素,总体上有助于刺激试点地区企业对机器设备的投资,推动了企业技术改造,保护和促进了试点地区新工业化建设的战略升级,提高了创新能力。扩抵政策拉动了试点地区企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活力明显上升,积累了改革的成功经验。

2.3形成“洼地”效应,促进试点地区经济的发展。试点地区实施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洼地”效应逐渐显现。一方面提高了本地企业的投资动力,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外部投资的进入。可以预见,随着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继续发挥,试点政策将继续发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热情,增加原材料需求,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振兴。

2.4有利于我国税制的健康发展。以往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增值税纳税人,多数通过制定相应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来解决,虽然暂时缓解了矛盾,但这一做法存在诸多弊端,容易导致企业之间的不公平待遇。这次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工作,虽然只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试点,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效果,一方面体现了对试点地区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是为完善增值税制进行必要的准备。这意味着我国的税制建设,从简单的减免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向注重运用税制内在规律、发挥税收杠杆作用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突破,这对于整个税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税收工作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实践和积极探索。

3.增值税转型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操作复杂,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实行环比增量抵扣、按季申报、先增后退,连续两年改变征税办法,这给税务机关正常组织收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同时也增加了纳税人的计税负担,有些企业为避免繁杂的认定工作,甚至主动放弃抵扣申请。②有些政策难以落实。关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纳税人购进允许抵扣生产运输车辆落籍问题,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企业购买用于生产的运输车辆必须凭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但如果汽车消费性增值税经销商开具专用发票,车辆管理所又不予办理车籍落户手续,造成政策无法落实。

3.2不同地区间企业的投资寻租行为。转型的政策成功地引进了外资,刺激了投资的增长,且投资明显集中在范围内的八大行业,其中就可能会出现外地企业为了获得固定资产抵扣的优惠而进行的投资假性转移。例如,试点的企业可以通过买进实行非试点关联企业固定资产的方法进行逃税,从中非法享受固定资产进项抵扣的优惠;当试点区域内的分公司可以抵扣税款后,总公司加大在试点地区内分支机构的固定资产购进量以获得更多抵扣;企业也可以通过在试点区域内购买固定资产并进行生产,而将产品运往省外销售的方式进行避税,使国家税收收入蒙受损失。

3.3增量抵扣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①受益企业范围受到限制。即当年没有新增税额或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足以抵减新增税额及欠税的企业,将无法享受到该政策的优惠,从而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②后续抵扣压力增大,在当年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无法得到及时抵扣的情况下,企业将形成大量的留抵税额。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财政退税压力增大,形成财政减收的积聚效应。③企业税负加重。由于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使得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额相应减少,所得税额相应增加。但在企业当期无增值税增量或增量不足时,就无法抵扣当期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这样,企业不仅不能享受到增值税转型的实惠,反而增加了所得税负担。

3.4现行增值税转型造成不同的企业之间税负不同。①现行增值税转型政策仅仅适用于企业当年新增购置的固定资产,并不包括固定资产存量部分,这对于那些经营历史长、初期投入大而后期投入小的成熟企业而言,显然是一种税收的不公平待遇。也造成办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的问题,不利于企业兼并等资产重组的进行,因为被兼并企业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经营好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宁愿购买新的固定资产,而不愿实施兼并。否则,企业可把原有的固定资产卖给关联企业,使原有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的税款得以抵扣,使存量固定资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政策名存实亡。②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免征进口设备的关税及进口环节的增值税,购买国内设备也可以退税,但内资企业不能享受上述待遇,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③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规定税把纳税人分为两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前者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凭发票注明的已纳税额进行抵扣;而后者采取定率征收办法,不能抵扣已纳税款。这一规定使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所含税款得不到抵扣,一般纳税人不愿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商品,阻碍了两类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另外,现行增值税对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工业企业征收6%的税收,而对商业企业征收4%的税收,二者之间税负也不均衡。

4.解决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4.1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制结构。①降低流转税的比重,提高所得税的比重,最终形成双主体的税制结构;②将增值税转型向全国推行的同时,还应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并积极推进其他税种的改革,如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等,完善税种结构、税负结构和收入结构等,从而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③同步出台一些改革配套措施,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补贴制度和重新调整共享税及其分成比例等来弥补地方财政由于增值税转型造成的减收,平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的比例,从而调动中央和地方推动税制改革的积极性。④公平合理设置税率,逐步规范减免税优惠。增值税转型后,随着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减轻,应尽快考虑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建议调整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工业企业应由现行的6%降为5%,商业企业由4%降为3%,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将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对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⑤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的门槛,消除对中小企业的不公平待遇。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适当放宽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把增值税纳税人最大限度地列入增值税专用发票链条式管理的范围。要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建帐建制,尽可能向一般纳税人靠拢。这样可以对更多的中小企业实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同时大幅度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把小规模纳税人减至最小程度,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中的负面影响。

4.2落实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要强化日常监管。①是做好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基础性工作。加强与发改委、工商、科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准确划分企业所属行业,认真审核企业备案登记资料,严格企业资格的认定管理,及时对符合政策规定范围的纳税人在防伪税控管理系统和综合征管软件中加载标识,并对其2006年以来缴纳增值税进行清理、核对,摸清纳税人应缴税款和欠税等情况,准确计算企业新增增值税的税额基数,为以后办理纳税人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欠或退税提供重要依据。②政策跟踪监控。建立税收政策落实情况跟踪问效机制,深入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准确掌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强化科学管理。要选定一批本区域内重点行业、重点抵退税企业作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落实的联系点,跟踪政策执行效果。建立退税企业管理台账,逐笔登记企业固定资产购进、使用、进项税额以及退税情况,密切监控试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抵退税额变化以及税源增减变动,及时跟踪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及改变用途等情况,科学预测和动态掌握各季度以及全年抵退税规模。③退税审核。抽调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负责企业资格核查、退税审核调查、固定资产跟踪监控等工作。深入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核查,重点查看固定资产实物与发票是否一致,是否将享受退税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方面、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或者提供给非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企业使用。对纳税人报送的抵扣清单要与退税台账、实地核查等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比对,防范企业骗抵税款。

4.3加快“完全型”消费型增值税目标模式的实施。①加快在交通运输、建筑安装业增值税转型改革,使企业由“部分”增量固定资产抵扣转为全部增量固定资产扣除,解决企业房屋建筑等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运费交税不能抵扣的矛盾。对房屋、建筑的扣除使全部固定资产纳入增值税的扣税链条之中,能够从纵向上保持增值税征扣税链条的相对完整。②固定资产存量应采用按一定比例分步抵扣法扣除。固定资产存量问题的处理,实质是财政收入问题,将应扣除的税款分期扣除,使财政逐步适应消费型增值税的运行。方面是保证财政收入的基数;另一方面实施当年纳税人购入的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额,抵扣一定比例,以后逐年提高抵扣比例,最终达到全额抵扣。③将试点应扩展到所有行业。目前要求实行增值税转型或者将其纳入转型试点范围的地区和企业很多,呼声也很强烈。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应考虑在所有行业进行试点。④适时将“增量抵扣”调整为“全额抵扣”。目前,从试点的实际情况看,转型改革减收规模不大,即使从新增机器设备进项税金的整体规模来看,也都在地方财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考虑适时将增量抵扣调整为全额抵扣。⑤将先征收后退税办法转变为直接抵扣办法。目前,试点地区税务征管软件已经升级,采用直接抵扣方式已没有技术障碍。因此,转型试点应改为直接抵扣方式,既可方便纳税人,也能为今后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做好试点工作。参考文献

[1]郭瑞轩.“东北地区增值税改革平稳运行”.中国税务报/2007年/2月/12日/第001版

[2]赵恒.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效应及改革效应[J].税务研究,2005,(6).11~14

[3]吉林省税务学会.增值税转型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税务研究,2005,(9):36

[4]彭欣欣.“完善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第11期

[5]安体富.“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成效分析”中国税务报/2008年/2月/25日/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