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
摘要:孙中山先生提出“行易知难”知行观,主要是批判人们在生活中畏难不敢行,不敢有所为的心理行为倾向,力倡“以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知行观。激励国人勇于进取,无畏力行,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关键词:孙中山心理知行统一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新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从革命实践的需要出发,提出了“行易知难”知行观,意在从心理方面打破中国几千年来“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行之非艰,知之惟艰”,“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的新观念。激励国人积极进取,勇于实践,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一、孙中山“知行观”提出
辛亥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满清政府,但中国很快陷入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派面对革命的失败,迅速发生了分裂,许多革命党人脱离了革命,不赞成孙中山的革命建国计划。孙中山认真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认为革命建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革命党人深受中国几千年来“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思想影响,以致思想错误而懈志,视建国方略为理想空谈,畏难怯行。
孙中山勇于创新,对知易行难的消极影响作了猛烈抨击,他说“依然有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大敌横梗于其中,则其以吾之计画为理想空言而见拒也,亦若是而已矣。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人视为理想空谈也”。???因此孙中山把传统的“知易行难”说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心理大敌,提出“行易知难”,以激励国人无畏而乐于行,把祖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文明富强国家。
二、孙中山“知行观”主要思想内涵
1.行易知难
行易知难即“行之非艰,知之惟艰”其目的在于强调革命党人应重视革命理论,勇于实践,无畏力行。
孙中山说;“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夫‘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语,传之数千年,习之遍全国四万万人心理中,久已认为天经地义而不可移易者矣。今一旦对之曰‘此为似是而非之说,实与真理相背弛’,则人必难遽信。”???因此他用生活中大量事实经验证明“知难行易”以打破“知易行难”对人们生活实践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
他以金钱为证,经济学家长时期才知道金钱本身基于货物,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是商品交换媒介。直到社会主义学家才认识到金钱实本于人们创造性劳动。从古到今,人们离不开金钱,并没真正认识钱的本质。“此足证明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也。”
以进化论为证,孙中山指出:“夫进化者,自然之道也。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此物种进化之原则也。此种原则,人类自石器时代以来,已能用之以改良物种,如化野草为五谷,化野兽为家畜,……然用之万千年,而莫由知其道,必待至科学昌明之世,达文氏二十年苦心孤诣之功而始知之。其难也如此。”可见行易知难。
以上实例说明,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步形成科学的认知。孙中山以此为证讲行易知难,主要讲科学真知的来之不易,鼓励国民无畏乐于行。
2.知行总论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暮气太深,顾虑之念,畏难之心较渐进文明之人为尤甚……是故日本之维新,多赖冒险精神,不先求知而行之,乃其成功也,乃名之曰维新而已。”???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不振,“奄奄待毙”,他认为“实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说之误也。此说深中于学者之心理,由学者而传于群众,则以难为易,以易为难,遂使暮气危难之中国,畏其所不当畏,而不畏其所当畏”。???他极力批判人们畏行,把知看得太易,把行看得太难思想观念。
孙中山指出“国人几尽忘其远祖所得之知识皆从冒险猛进而来,其始则不知而行之,其继则行之而后知之,其终则因已知更进于行。”
他真诚号召人们“方今革命造端之始,开吾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局,又适为科学昌明之时,知之则必能行之,知之则更易行之。……倘使我国之后知后觉,能毅然打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迷信,而奋起以仿效,推行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而建设一世界最文明进步之中华民国,诚有如反掌之易也。”
3.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
在科学发达时代,为避免盲目性,少犯错误,他主张以科学知识去指导行动,“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所以然者,盖欲免错误而防费时失事,以冀收事半功倍之效也。”
他同样指出不知同样能行,以行中求知。人们都是不断从行中获得知识的。“凡所谓天数气运者,皆心理之作用也。……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径也。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生徒之习练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达其欲能也。……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也。而尤为人类之欲生存发达者之所必要也。”
孙中山强调指出,在“知易行难”这种传统思想影响下,很多人产生了轻知畏行心理,结果使知得不到,而行也难做到。使革命建设主张难以实现。因而他极力提倡“知难行易”,“不知亦能行”,“能知必能行”。鼓励人们努力探求科学知识和革命道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行动,使革命建设早获成功。这种激励人们发奋图强,勇于实践精神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他过分夸大了“行易知难”,就难免陷入片面性,一定程度上又会模糊人们的认识。
三、孙中山“知行观”之评价
孙中山讲行易知难是为了强调掌握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的艰巨行和急迫性,号召人们努力掌握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以指导行动。克服人们畏难、不敢行,无所作为心理。强调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以鼓励人们无所畏难而乐于行,积极参与社会、国家建设活动。
然而“知易行难”和“行易知难”在理论上都是片面的和不科学的。都只发现问题的一方面.人类探求事物本质的实践过程是知行统一过程,知行辨证统一过程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具体历史过程,不能机械强调谁难谁易。
知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有内在的相互联系。正如胡适认为“行易知难学说的根本错误在于把知和行分的太分明,中山的本意只要教人尊重先知先决,教人服从领袖,但他的说话很多语病,不知不觉地把知行分做两件事,分做两种人做的两类事,这是很不幸的,因为绝大部分的知识是不能同‘行’分离的。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知识,这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从实际经验(行)上来。知一点,行一点,行一点,更知一点,越行越知,越知越行,方才有这点知识。……行的成绩便是知,知的作用便是帮助行,指导行,改善行。”“行易知难是一时救弊之计,目的在于矫正‘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旧说照实说知固是难,行也不易,这是‘行易知难’的第二个根本错误。……熟读六七年的书,拿着羊皮纸的文凭,而不能诊断,不能施手术,不能疗治,才知道知固然难,行也不太易也!”
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由于受时代社会条件制约,难免带有历史局限性,并没提出科学系统知行观,但先哲们所提出的许多真挚灼见深深启发了后人。孙中山的知行观在广度和深度上突破了古代哲人主要限于道德范畴领域的观点。他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以行求知,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观点给国人以积极深远影响。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是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还须在回到实践去”。“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现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辨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辨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
四、结论
“行易知难”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哲学,尽管“行易知难”说没有科学解决知与行的辨证统一关系,而且过分强调了知的困难、先知先决的作用。但其中流露着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流露着对真理的追求,反映了他毕生的探求精神。他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先生所创“行易知难”突破了传统观念将知行问题从属道德范畴的思维视觉,他说:“余以为人人心理中,这一怕字,当先除去,然后才有可为。盖事事存一怕字,则无事能行。”他更重视从心理、认知和实践角度探讨知行关系。强调“以行求知,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知行观念。
孙中山先生勇于创新,提出“行易知难”知行观,激励国人无畏乐于行,冒险进取,发奋为雄,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参考文献:
黄彦:《孙文选集》,广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3、5、32、45、49、49、50、53、56、76-77、1-2页。
胡明:《胡适精品集》第10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49、50-51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296-297页。
《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