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品德培养的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关于学生品德培养的几点建议

王毅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四川内江642450)

【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工作者要更新德育观念,与时俱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搞好道德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滞后性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3-0042-01

目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前途甚至社会的进步。2008年5月12日14:28,是国殇,但我们团结勇敢的中国人在悲痛的同时,众志成城,立刻投入了空前绝后的救援活动中,但我们也看到了一种不和谐的声音:5月21日上午,网络上的一个视频激起网民们的愤怒。视频中,一名女子脚翘在桌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断的辱骂灾区人民,辱骂时间长达5分钟。据了解,这名女子名张雅,系沈阳人,学生。因国务院规定将5月19日-21日3天定为“全国哀悼日”,以纪念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罹难的数万同胞,19日至21日,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她玩不了J5游戏,所以大骂灾区人民。从“张雅事件”不难看出这个女孩缺少教养,缺少最起码的人性良知,从侧面也折射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怎么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呢?笔者经过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生德育工作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工作者要更新德育观念,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二、要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虽然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注意品德形成的滞后性

透视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品德的形成总是落后于知识的掌握,甚至学习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未能使学生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

教师的苦心仿佛已付诸东流,这种现象动摇着教师的信心,甚至使教师放弃应有的努力,因此注意品德形成的滞后性,对于加强德育是很有意义的。

四、德育活动要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内容决定了方法。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死记教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五、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9.

[2]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3]朱慕菊.走进新课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9.

[4]金一鸣.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