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仁怀市城南中学贵州仁怀564500)
【摘要】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活用教材和用活教材进行教学,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历史教育质量。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活用教材;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3-0079-01
初中历史教材从目录到每一单元的每一课的具体内容和作业设置,都是非常严密的,并且留有较大的知识空间。初中历史教师如何用活教材、落实素质、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呢?
一、巧用目录,建构知识结构
每门学科都有一个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对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及其之间的普遍联系,而不是死记硬背零散的知识。对历史学科来说,其认知结构无非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的荣辱得失等。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不是一些零散的、演义的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目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用活教材,使他们能从纵横两方面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比如新教材的目录有个特点,编者很讲究艺术,力求用简约的文字直接切入主题,抓住要点。每课篇名本身就是本课历史知识的缩影,而且语言精美简练。巧用目录和篇名,就能向学生勾勒出历史的阶段概况及特征,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等。从目录入手进行学习,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了某一时期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历史特征,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二、利用“引言”,增强学习动机
新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精辟的“引言”。有的联系旧课、导入新课,有承上启下作用;有的是对一段历史的简要概括,对了解历史知识体系大有好处;有的提出问题,发人深思……一段段精辟的“引言”既撞击着学生的幼小心灵,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读、集体朗读、教师启发的形式利用每课“引言”,导入新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为讲授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利用“引言”,培养学生编制历史年表和归纳知识体系的能力。
三、利用地图,培养读图识史能力
古人云“左图右史”,新教材也为此提供了许多便利。如重要朝代、国家的疆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伟大古都、杰出工程等,教材配有专门的彩色《中国历史地图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
比如学习唐、北宋两朝历史时,引导学生观察《唐长安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平面图》,大致了解两城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对两城的平面图作一比较,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宋朝城市比唐朝城市商业发达:北宋东京打破长安城“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的限制;东京城有早市、夜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通过如此的反复观察与对比,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当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对历史地图再加工,使其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如对《郑和下西洋》地图,运用幻灯片动态效果插入一艘艘船只,沿着郑和下西洋路线移动,随着船只的漫漫移动,依次闪现出发点刘家港、沿途所经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对学生来说,这样就更形象、更生动、更好理解了。
四、妙用图片,增强审美情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易于感知的图片素材,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烘托出了浓厚的历史审美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赏析图片,增强学生历史直观性和历史的审美情趣。
如讲到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指导学生观赏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网纹盆》和《半穴居房屋遗址及复原图》,浓浓的原始文化氛围,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风貌产生丰富的遐想。精美的彩陶器画面逼真,匠心巧妙,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半坡远古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认识到了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制造陶器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五、选用小字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是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能力较强的同学能帮助其加深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如讲到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时,穿插风趣幽默的故事,一位阿拉伯商人透过五层丝绸衣服看到唐官员胸口的黑痣,这使学生对枯燥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会对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留下深刻印象。再如“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课本在介绍了《资治通鉴》的体例、范围、价值后,又有一大段小字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光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习惯,会对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灵活处理课后练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新教材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以“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形式出现,其中活动建议最具特色,题型灵活、形式新颖,包括文物仿制、编制大事年表、故事演讲交流、诗歌朗诵、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名胜古迹参观、历史人物评价辩论等,旨在引导学生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无法保证每课的活动课都能实施,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灵活处理课后练习题,每学期精心组织2~3次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课,使学生亲自体验、感悟、反思历史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