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属于移动性、刺吸式类害虫。近年来随着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白粉虱发生危害急剧上升,现已成为蔬菜、花卉、瓜类、烟草、棉花等作物的主要害虫,据国内外近期报道,它危害的植物高达120科、700余种。近几年,白粉虱在翼、鲁、豫、苏、皖、晋、京和津等省市连年大爆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日光温室(冬暖式大棚)内的作物受害尤为严重。多年的经验表明,白粉虱在我国北方不能在露地越冬,但可在温室内继续繁殖危害。随着秋季气温的下降,在我国北方地区由北向南从9月初-9月下旬开始陆续向保护地栽培作物上迁移,秋末进入迁移盛期。来年春暖时,白粉虱便从室内向露地迁移、扩散为害,春末夏初进入向室外扩散盛期。若抓住秋末冬初和春末夏初这两个迁移盛期,进行防治室内白粉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有效控制对室内作物的危害,又能大大减轻对室外作物的危害。
白粉虱对多种作物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它不但刺吸植物汁液,使叶片退绿变黄,以至萎蔫、使光合作用降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降低产量。并且它还分泌密露,污染叶片和果实,导致霉菌繁衍,直接影响蔬菜、瓜果、花卉等产品的质量,降低其商品率,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同时它还是作物多种病害的传播者。在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因冬季气温低,白粉虱在室外不能越冬,但在温室内的寄主上可繁殖越冬。在温室内,一年发生10代以上,且世代重叠;第二年春暖时,白粉虱便从温室内向露地迁移、扩散危害。虫口密度在6-7月迅速增长,8-9月份增长最快,危害也最严重。9月下旬随着气温的降低,露地寄主上的虫口密度减少,并大量向温室内迁移危害。据近期调查: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白粉虱在山东的不少地方已爆发成灾,温室内的黄瓜、茄子、菜豆、西红柿、油菜等蔬菜和一串红、倒挂金钟、扶桑、菊花等花卉作物,以遭受到较严重的危害。为了确保温室内越冬作物和早春作物免受白粉虱为害,减少来年向室外迁移的虫源基数,只要抓住室内发展的有利时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以下得当的防治方法。完全可以控制白粉虱的为害。
首先,搞好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一项最基本、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一是在播种或在育苗移栽前,要彻底清理温室内及温室外周边的杂草和残株败叶。室内整地要结合药物熏杀,进行深耕深翻,把白粉虱的成虫、若虫、卵,全部深埋地下杀灭。并将温室的通风口用尼龙网密封,控制外来虫源进入。二是实行合理轮作。针对白粉虱对一些作物不愿取食和喜温暖的特性,在温室内先种植较耐低温和白粉虱不愿取食的芹菜、芫荽、蒜黄等蔬菜,下茬再种植黄瓜、茄子、西红柿、油菜白菜等作物,并尽量避免菜豆、茄子、西红柿等混作,以免加重危害。实践证明。搞好轮作可使温室内的白粉虱的危害减轻4-6成。
其次,积极推广黄板诱杀成虫依据白粉虱有强烈的趋黄性,尤其对橙黄色最为强烈的特点,在白粉虱发生危害期间,推广用黄板诱杀是一项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其方法是:先把纤维板或比较光滑的硬纸板用油漆涂成橙黄色,油漆干后再涂一层粘油(可选用10号机油),将涂好的诱杀板钉在木棍上,均匀的插入室内地面上,每667平方米插诱杀板30-35块。诱杀板的高度要与作物高度一致,或略高于作物3-5厘米。当白粉虱粘满诱杀板时,可重新涂一层粘油。诱杀板可这样反复使用。黄板诱杀白粉虱,既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又避免了化学分防治环境的污染。
第三,适时进行化学防治认真做好虫情调查,达到防治指标时立即进行化学防治。其蔬菜的防治指标是:当大叶类蔬菜丹株的上、中、下3片叶的若虫数平均达11-15头,小叶类蔬菜单株的上、中、下3片叶的若虫数平均5-10头时应立即进行化学防治。因白粉虱繁殖快,世代重叠,因此,在同一时间、同一作物上,存在各种虫态,而且,当前又缺少一种农药能对多种虫态都有效的情况下,故靠一次用药,使用一种农药,难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必需连续用药和不同农药轮换交替使用。目前,防效好农药有:5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1200液、2.5%蚜虱克特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灭螨锰乳油1000倍液、2.5%功夫菊酯2500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60%烟百素乳油1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将上述药液对准叶背面喷雾,每5~7天喷1次,连喷3~5次,防效可达98%以上。也可用22%敌敌畏烟熏剂,每667平方米400克,平分为4份,均匀摆放在地面的4个盘内,傍晚时,把温室密封,然后由内向外逐盘点燃,第二天上午进行通风换气,间隔7~9天,再用同样方法进行熏蒸1次,对成虫的防效可达96%以上。上述农药实行轮换交替使用,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能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