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在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国工科高等院校生产实习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介绍了提高生产实习效果的具体改革思路与对策,效果较为明显。
生产实习;改革;工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42-02
一、前言
生产实习是工科类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有助于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生产实习需要直接进入生产现场,通过观察和分析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认识和体验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理念,增强感性认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获得本专业发展的新信息,而且也是对已学课程内容的一次印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进入就业岗位前的一场热身赛,因此生产实习对每一位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状与问题
目前,生产实习大都放在第六学期末或第七学期初进行,基本上采用“定点实习+参观实习”的模式进行,即由实习教师带队到企业进行定点跟班实习,实习期间,邀请企业的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做专题报告或讲座,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抽出一定时间到附近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知识面。这种实习方法便于管理,为众多高校所采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改制的深入进行,生产实习面临着诸多困难。
(1)联系实习单位困难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均以效益为中心,大批未掌握专业技能、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加上接待、住宿、就餐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少额外的负担和不便。而目前人才市场日趋成熟,企业无须通过实习来发现和留用人才,因而很多企业不愿接收大批学生去实习,这就造成了实习联系难的现实。
(2)实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
由于实习单位较难联系,但生产实习这个实践性环节又不能省略,所以每到实习前夕,相关的专业教师就只能靠着熟人或关系勉强联系到实习单位。这种处境让老师觉得非常尴尬。因此专业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和指导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传统的实习模式中,学生很少有具体动手操作的机会,只能给工人师傅当助手,有的甚至只能在一旁充当看客。这样的话,往往是实习前学生的兴趣很高,第一天感到新鲜,接着就开始厌倦,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没有机会得到锻炼。因此,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实习的学生,其实习积极性都不高,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面对目前工科院校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企业形势,如何搞好生产实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摆在各工科院校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在新时期下如何加强生产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实践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思路与对策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目前各高校均建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因此,为了解决实习基地难建立,实习经费较为紧张的问题,各学校部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保证实习效果。以我校轻化工程(皮革方向)专业为例,因我国制革企业大都分布在浙江温州和河北辛集,距我校最近的也在山西,如果去这些地方进行生产实习,仅交通费就几乎花去实习经费的全部,实习过程无法进行。而由美国劳恩斯坦和我校联合组建的皮革工程实训中心完全能够满足本科生的生产实习教学需要。因此,该专业就把实习场地由企业搬进了实验室,这样不仅解决了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实习教学质量。
(2)强化实习师资,加强实习指导
生产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实习老师的综合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必须至少配备两名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责任心较强且为中级职称以上的指导教师全程参加整个生产实习过程。
(3)及时修订生产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教学大纲
在每次生产实习进行之前,根据实习单位实际情况和实习具体内容重新修订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教学大纲,使实习目标更加明确。如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每次生产实习开始前,总会组织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实习具体内容对实习指导书进行重新修订,并且在每一部分的实习内容中,还都为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进车间,实习目标更加明确,实习效果更加明显。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和表彰在生产实习中成绩显著、表现突出的集体及个人,每学年在生产实习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实习先进单位”、“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实习生”等的评选活动。对于获奖的单位或个人,学校要建立对他们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机制,以增加全校师生对生产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要求他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一贯重视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为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做好示范作用。
(5)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
为严格把握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对实习的各个环节均建立了质量监控系统,从而保证了实习质量。如我们采用无记名式学生实习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习指导教师是否负责、实习的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实习基地是否满足实习教学需要、实习经费是否充分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对于学生反映较差的实习队,学校近进行通报批评,并根据学校相关政策进行绩效调控。
四、改革效果
由于在管理规章制度、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经费和质量监控等各方面措施到位、保障有力,学校各专业的生产实习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如化学与化工学院李刚辉、费贵强等同学在成都印钞厂实习期间,与该厂技术人员共同解决了纸张湿强度低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了400万元的经济效益。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冯南和任磊2004年在川奇光电(扬州)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期间,分别帮助企业解决了“镭射修补良品率偏低”和“自动切割机报废率偏高”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企业的表扬和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1]周静伟,梁国伟,李文军.改革生产实习模式,促进实践能力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1).
[2]李长庚等.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3).
[3]俞成丙等.简论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3).
[4]邱国林.关于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