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表达方教材中特殊句子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在语言表达方教材中特殊句子之我见

马尚维(贵州省德江第二中学565200)

【关键词】语文;教材;句子;分析【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1-0082-01愚以为在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有一些句子,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标准来衡量,实在是特殊,可视为病句。

(1)《故都的秋》一文中,有几个句子,比如: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将近”与“余”矛盾,须去掉一个。从郁达夫的经历看,他1924年底第一次支北平任教算到本文写作时间(这之间)他未再次去过),应是接近十年,故保留“将近”好些,从音节上讲,也和谐一些。

②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

“处处”与“全”重复,亦须去掉一个,当然去掉“全”为佳。

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虫。

将句子的中心语“嘶叫是家虫”提出来,显然也有问题,将“秋蝉”与“嘶叫”换个位置,便文通句顺了。

④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国别本有类别、区别之意,后面再说“区别”,是否有重复?

(2)《致橡树》中: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我想诗中“不止”是“不只”之误。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所以用“不只”符合语境。而“不止”的意思是: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这两个义项显然都不符合文意。

(3)《庄子》一文中: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第三段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心灵”一词查现代汉语词典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因此,本句的主干“庄子是心灵”是搭配不当的。可改成“庄子的心灵是人类最脆弱的,最温柔的,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将陈述对像“庄子”改成“心灵”,就符合文意了。

(4)《剃光头发微》一文中:

不料,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那封来信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

“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是病句,因滥用介词而使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删去“却使”。

(5)《荷花淀》一文中:

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

这句话里的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开始”不能跟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搭配,例如我们不会说“开始了电影”。所以,在“开始”后面应删去“了”,加一个动词“玩”或“玩起”。

(6)《人是什么》一文中:

①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

“期间”不能被“短暂”修饰,应作“时期”。

②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前面已经用了“原因”,后面再用“因为”即显多余。

(7)《咬文嚼字》中的句子,如:

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凝练”指文字紧凑简练,与“思想情感”搭配不当,改为“凝聚”或“凝集”要好。

②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这个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是什么?“套板反应”是一个名词,“起来”在这里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这里缺少了一个关键动词,可添加动词“引”。

(8)《我若为王》中有个句子:

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

说明:“一个奴才的首领”存在歧义,“一个”是修饰“奴才”的,还是修饰“首领”的?

当然,文无定法,或许以上这些正是作者作文时匠心独运的结果呢!笔者鄙陋,也自知瑕不掩瑜的道理。

面,适当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引用名人名言、诗文名句、歌词都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这些就是奇妙的写作“味精”,“味精”从哪里觅取呢?古今经典、教材名篇、名言名句,只要你平时多读、多记、多积累、多品味,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提供灵感。

在《天堂里有电话吗?》中“还记得那只大大的布满老茧的手牵我在田野放风筝,还记得那布满皱纹与胡茬的脸在我脸上蹭痒,还记得那为了摘我爱吃的酸枣扎在手上的根根木刺,还记得……”采用排比的形式讲述了我和爷爷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语言简练但内容丰富。另外2006年江苏有位考生,同样是记述祖孙情深的文章,大胆借鉴余光中先生的新诗《乡愁》的构思,以“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来构思全篇,自然而且巧妙。

其实写好一篇记叙文并不难,只要你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活,选择其中具有启发、激励或教育意义的内容,适当运用一些叙述描写的手法,准确的表达出来,写出你自己的独特而真实地感受,这样记叙的神采就会飞扬起来了。当然这是建立在多观察、多思考、多训练的基础之上的。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提到的只有有了“清渠如许”才会有才会出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观。〔作者简介:陈国玲,女,199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