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面临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问题,工会、共青团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效交流、相互学习在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问题上有着不可忽略的职能作用,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政党;工会;共青团;社会关系
在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也是政党在整合新的社会关系时可以使用的重要的战略性组织资源,中国共产党大力支持工会的组建,特别是在新经济组织中的组建来维持与阶级基础之间的联系。维持与工人阶级的联系,获得工人阶级的认同和广泛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长久执政的基础,也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政党,获得合法性和维持工人阶级政党这一性质的重要保证。工会组织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具有广泛联系会员的能力。因此,政党组织通过大力支持工会的组建来实现与阶级基础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了及时了解工人阶级的意见和利益需求,政党组织开始扩大工会组织的参政渠道,进一步加大工会组织代表和联系阶级基础的能力。
1、工会与共产党的组建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中党组织的缺失,通过党组织来整合社会的能力逐渐缩小,在国有经济的改革中,企业党组织的职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如何维持和加强与阶级基础之间的联系,保护好工人阶级的利益就成为关系到共产党的性质和兴衰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既是共产党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工会与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的组织,接受党的领导,工会组织建立的过程也是党在社会中的支配关系与动员机制的形成过程,是党的力量增长的过程。对于党领导的政权来说,工会组建得越多,工人入会人数越多,就意味着掌握或动员工人阶级的范围越大,因而也越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因此,政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工会和共青团的组建,把工会工作看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工会与共青团的组建也为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以工会建设促进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促进工建”的方针恰好说明了党的建设和工会的建设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2、工会与共产党的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行政化的劳动关系逐步被契约化的劳动关系所替代,工人开始直接面对行政管理方或者是资本方。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的功能已经不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资双方矛盾的要求,这就导致劳工个人面对强大的资本方没有任何抗争的能力,成为任管理者或者资本方任意剥削和压榨的对象。因此,开发工会的组织功能,特别是维权功能,是工会也是政党必须作出的选择。必须通过开发工会的代表、谈判和协商功能,以及建立三方协商机制这样的制度化安排,来协调新的劳动关系和平衡劳资之间的矛盾。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发工会的功能,特别是维权功能以协调新的劳动关系和平衡劳资之间的矛盾。通过工会的组织建设和功能开发与调试,工会成为政党整合阶级基础的战略性组织资源和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平台。当然,政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系阶级基础的能力和协调劳资矛盾的能力亦有赖于实践中政党和工会的具体运作能力和执行能力。
3、工会与共产党加强交流的重要作用
(1)通过加强交流能够更好的协调和维护劳资关系
随着所有制结构和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社会利益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导致了利益意识的增强和利益矛盾的增多,其中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已经成为日益凸显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环境、体制机制以及工作领域、工作对象的变化。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所代表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了解员工的所想所忧所怨所盼。要强化维权职能,敢于、善于、乐于为员工说话办事,做好员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政党一方面通过支持工会的组建,扩大工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方式来维持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另一方面为了调解日益增多的劳资矛盾,政党组织通过开发工会的代表、谈判和协商功能来协调新的劳动关系和平衡劳资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工会成为政党整合阶级基础的战略性组织资源和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平台。
(2)通过加强交流建立健全信息渠道
为了及时了解工人阶级的意见和利益需求,加强与阶级基础的联系,中国共产党除了积极推动工会组织的建设外,还开始扩大工会组织的参政渠道,加大工会组织代表和联系阶级基础的能力。国家与社会之间制度化沟通机制的建立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消解社会矛盾给政治体系带来的冲击力。为此,党加强了与工会之间的联系,设立了制度化的参政议政的渠道。通过扩大工会的参政议政途径,来使工会组织更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建立起政党与工人群众之间更为密切的沟通渠道,使工人群众的意见和利益能够及时地上达,通过协调和沟通使社会矛盾消灭在基层。“各级工会、共青团应在党组织的支持下,建立健全自己的信息渠道,及时地向党、政府和上级工会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特别要注意及时反映职工中的不稳定因素,并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参与协调社会矛盾,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3)通过加强交流扩大参政议政的职能空间
随着用工制度改革的进行,企业行政手中掌握的用工权不断增大,劳动争议案件开始增多,在这些劳动争议案件中,职工胜诉的占绝大部分,集体劳动争议数占的比例也很大。劳动争议案件的上升与劳动合同不完备有着直接的关系。私营企业主与雇工的劳动合同一般内容简单、粗糙,很不规范。劳动合同不完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雇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利处境,一旦出现劳动争议,很难明确自己应有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突发事件。为了调处劳动争议,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用工制度改革。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并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平等协商、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行为,明确了违约责任,为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劳资矛盾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开发工会的谈判和维护职能来协调新的劳动关系和平衡劳资之间的矛盾。这样,工会成为政党协调劳资矛盾的一个重要平台。
(4)通过加强交流能够更加完善政治架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格局日益明晰。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三方协商机制由政府、职工方代表(工会)、企业方代表这三方构成。在这一制度模式中,政府方是作为工会与企业主之间的协调者的身份出现的,具有超越于双方而代表国家的身份和角色。在协商机制中,职工方面的代表与企业方代表就劳动工资、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协商和谈判,在政府方的主持和协调之下达成协议,并在以后的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达成的协议来执行。通过三方协商机制,政党组织为协调劳资矛盾从而整合分化了的社会建立起了一个制度化的协商渠道。
4、结束语
工会与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政党在整合分化了的社会关系中可以使用的重要的战略性组织资源,两者应该加强双方的交流,相互学习,把握基层实际情况,做好基层与政党之间的协调工作,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001)
[2]周全,于榕,李岩.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
[3]项明.工会和共青团要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者[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
[4]刘素华.社会治理主体建设与工会的改革与创新[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