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乔国华(山东农业大学校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关键词】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94-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或者下肢组织的溃疡、关节病或坏疽的一种病理状态,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特点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尤为老年人较高,且并发症多。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要原因。
近年来共收治II型糖尿病足患者10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在40~86岁,病程1~21年,其中有明显诱因的,皮肤外伤1例,脚气感染5例,水泡破溃2例,烫伤2例。糖尿病足分级为0级无开放病灶,有皮肤感觉障碍,足趾畸形;1级皮肤溃疡;2级深部肌肉病损;3级肌腱组织破坏;4级骨质破坏,骨髓炎;5级足干湿性坏疽需截肢。本组病人0~1级4例,1~2级3例,2~3级2例,4~5级1例;其中6例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5例患者经下肢血管超声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4例血管狭窄,1例闭塞;足底部溃疡4例,足趾溃疡3例,溃疡面积1.5~9.8cm,入院时血糖8.3~26.7mmol/L。
1.2治疗方法
10例病例采用内外科综合治疗,在调整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理想范围(空腹血糖6~7mmol/L,随机血糖8~9mmol/L)。根据糖尿病足的分级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1级糖尿病足,先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应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足,也可用碘伏直接涂抹创面;2级~5级糖尿病足,由于溃疡面大且深,局部分泌物多,给予分期分次清创处理,必要时可加用0.4%替硝唑冲洗;同时保持创口、切口引流通畅,然后用654-2注射液10mg、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普通胰岛素注射液4u~8u配伍液局部湿敷于创面,应尽早使用足量的抗生素联合用药,主要用先锋类、菌必治、灭滴灵、氟喹诺酮类等,并定期监测血象阶段性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调整抗生素。所有病人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均给予5%氯化钠250ml加单组分人胰岛素(商品名:诺和灵R)注射液4u·10%氯化钾注射液7ml静脉注射,每天1次,疗程15天。另外。根据不同的并发症,给予降压、调脂、扩血管、营养神经、对症、支持疗法。
2.结果
治愈好转6例,显效3例,无效1例。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由于下肢神经病变、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所致,多见于病程长,血管控制差的患者,因此老年糖尿病足应强调综合治疗,积极预防。首先,合理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所在。较高的血糖,是导致感染或者感染灶长期不愈的重要原因,血糖一旦控制不好,加重血脂代谢紊乱,引发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肢端缺血,缺氧,营养障碍,局部失去活力,所以及时调整胰岛素,以免发生低血糖。其次,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糖尿病患者不但糖代谢异常,而且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化学催化能力下降、巨噬细胞功能异常、白细胞杀伤能力下降等免疫受损[1],容易合并感染。可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对严重感染主张抗生素联合应用,疗程10~15d。再次就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糖尿病足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神经功能紊乱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形成溃疡[2],积极的扩张血管可选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静脉滴注复方丹参、脉络宁。最后支持疗法,营养神经,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保护感觉消失,导致机体对外界刺激压力变化的敏感性下降,皮肤出现小的创伤不易被察觉,从而增加了足部溃疡的机会,可选用甲钴铵、维生素B1、维生素B6、局部氧疗等。
随着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足患者也逐年增多,因此积极预防糖尿病足非常重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脂等相关指标,加强健康教育级足部保健,增强自我监测及管理意识,及时发现足部皮肤感觉和颜色的异常,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致残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卡丽香,李善华.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03.
[2]袁群,吴石白.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