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138000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物,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基本作物。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历史悠久,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在所有农作物中都名列前茅。我国不仅是水稻最大生产国,也是稻谷的最大消费国。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在水稻的生产上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高纬度地区,有良好的土壤、水质、气候等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资源。在水稻生育期内,充足的日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水稻出穗后的适宜温度,不仅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而且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也相对较少。这种天然的优质稻谷的生产条件使吉林省成为我国优质稻谷主要生产地区。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水稻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加强水稻质量安全的检测和管理,但其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据相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吉林省水稻样品中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均有超标现象。并且,出口稻米及其加工品由于存在农药、化肥、重金属残留等有害物质超标,时而发生被交易方拒收、扣留、退货、索赔、终止合同以及停止贸易交往等情况。吉林省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稻米质量安全始终无法得到确切的保证,导致稻米质量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1.2研究意义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多数工作仍局限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市场监督方面。虽然相关部门认识到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转变生产组织模式,但实际工作相对滞后。水稻生产者众多,并且分散分布,不同生产者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种类之间存在千差万别的异质。采取怎样的生产组织模式与保障政策,才能提高水稻质量安全生产水平,需要从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断尝试与探索,一些生产组织模式导致了水稻安全危害因子较高,但同样也有一些生产组织模式使得水稻生产比较安全。当地政府希望稻农能够提供质量安全的稻谷,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稻农也希望通过生产质量安全水稻获得更高的收益。水稻质量安全生产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生产组织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各国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很多生产组织模式被研发并逐渐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很多生产者对当地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流程非常了解,而且己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当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习惯有很大差异,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组织模式成为当地政府和生产者都迫切关注并希望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2吉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水稻生产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东北地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稻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水稻主产区。在新的形势下,更要保证东北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很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是导致水稻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吉林省水稻生产仍以家庭生产为主,以这种家庭生产为主的小农户安全生产是提升水稻安全等级的关键所在。小农户生产表现出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差,化学用品投入随意,经济性指向强,道德风险大等特点。小农户生产的分散性、生产操作的随意性、农用化学品投入的盲目性导致水稻的生产得不到应有的质量安全保障。在吉林省乃至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制和社会监督乏力、水稻生产不确定性大、不安全生产代价微小、价格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小农户会自发地加大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量来试图增加产出。
2.1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为丰富和水土资源配置最好的地区之一。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照资源丰富,适于多种稻米东北稻米品质好,从生态资源上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土质好,肥力水平高。东北黑土带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由于黑土带开垦历史时间较短,具有深厚的黑色土层,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从而成为生产高品质大米的宝地。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形成高品质大米。日照较长,云量较少。南方水稻生长期间每天日照时数一般在14小时以下,日照百分率不到50%,而北方日照时数一般在14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日照总辐射量大,光合产物多;昼夜温差大,温光水资源分布与水稻生长发育基本同步。南方水稻生长期间昼夜温差仅为6-8℃,而北方在10-12℃以上。白天高温有利于养分制造,黑夜低温有利于养分积累,特别是水稻成熟期间秋高气爽,有利于优质米形成。三是冬季严寒,无霜期短,病虫害发生频率小。东北稻区冬季严寒,从11月份到次年3月份,稻田基本上处于冻结状态,最低温度可达到-20℃—30℃,使大多数越冬虫卵冻死,与南方稻区比较病虫害发生频率小,农药施用量显著减少。正是因为东北大米品质好,从而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高层次消费群体的喜爱,也成为我国作为高档大米出口日韩等国的主要产地。
2.2区域分布
吉林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在长春、吉林、通化、白城、松原、延边等地区的松花江、辉发河、饮马河、衫胜儿河、嫩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流域。主要优质粳米生产基地有4个:
松花江流域优质粳米基地.包括九台、德惠、永吉、舒兰、前郭等县(市),地处吉林省中部,稻田多分布在江河沿岸、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的独特小气候区。土壤类型以冲积土、河淤土、草甸土为主,肥力高。主要江河有松花江、饮马河、沐石河、岔路河等,形成以松花江为主体纵横交错的河道网,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从热量、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看,非常适宜发展优质米生产,熟期类型以中晚熟和中熟偏晚的品种为主,在积温高,栽培技术水平高的地方,也可种植一些晚熟品种。
东辽河优质粳米基地。包括公主岭、梨树、双辽、伊通等县(市),位于吉林省南部,松辽平原腹地。气候温暖,雨热同季,光照充足。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设施垂待改进和完善.水利设施大都是80年代修建的,多数己不能满足现有水稻灌溉的需要,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小水库、小塘坝完全靠天然降水,加之年久失修,渗漏严重,难以保证灌溉用水。而且北方水稻水渠很少有坚固耐用的水泥渠道,几乎全是泥土渠道,渗漏严重,加之大水漫灌,浪费水源现象非常严重。水稻产业化经营程度还不高。水稻经营方式主要以家庭承包制为主,种植集约化程度、规模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等不高。受此影响稻米产业化经营水平滞后,名牌稻米少,经济效益差。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急需改革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过几次下放合并,很多地方造成线断、网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加之缺少资金,科技人员开支都困难,很难下乡技术指导,影响了水稻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3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无论播种面积还是单产的潜力都很大,但影响水稻生产潜力挖掘的因素有许多。既包括气候变化、农田地力水平等资源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包括品种、栽培耕作、机械化等技术方面的影响,更要受到生产成本收益、比较效益、投入政策等市场政策方面的影响。
3.1气候变化的影响
农作物生产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领域之一,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产潜力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东北地区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光能资源在地理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趋势是日照时数由东向西递增,山地低于平原,东部低于西部,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310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4-10℃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为-3℃-6℃。7月份平均气温18-24℃,无霜期为120-180天;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降水多,西部平原降水少,一般在300-1300毫米。
3.2气候变暖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东北地区总体上气候温凉,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容易发生低温冷害。该区域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7.4℃,7月达到高峰为22.3℃,气温年较差近40℃。近50年来,东北平均气温变化范围在2.9-6.2℃之间,并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气候变暖显著。增温幅度由南向北递增,使得南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温度梯度逐渐减小,南北温差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其中北部的兴安岭地区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达到了0.55℃/10年。
3.3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低产土壤占比重大,农田限制因素多,直接制约农田生产力提高。根据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调查结果,东北三省中低产田比重为73.4%,比全国均值高出2个百分点。其中,中产田占26.4%,低产田占47.0%;吉林省中低产田占43.4%,其中,中产田占14.9%,低产田占28.6%。中低产田比例较高的原因是农田限制因子较多。主要有七种限制类型。一是渍涝型,占16.3%;二是坡耕地限制型,占14.8%;三是瘩薄型,占14.5%;四是缺水型,占6.3%;五是盐碱型,占4.0%;湿地如扎龙湿地采取生态补水等措施,湿地的萎缩状态得到缓解,改善了湿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4吉林松原养生特产黄小米质量安全
吉林省西部地区位于松嫩平原,为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的交汇处,湿地面积辽阔、分布连片集中,湿地类型以湖泊、草本沼泽为主。相对集中的较大面积的天然湿地如莫莫格湿地、向海湿地、查干湖湿地等目前都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湿地分布的重要区域,在吉林省乃至中国湿地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吉林省西部地区天然湿地面积约为30.41万公顷,占吉林省天然湿地的41%,其中三个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面积总数为27.23万公顷,占西部地区天然湿地的90%左右。西部湿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自然景观类型多样,且保留良好,水草丰盛,水资源较发达,生物资源丰富,多种生物区系与复杂生态环境相互渗透。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芦苇沼泽、羊草草原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构成典型多样性的湿地物种基因库。西部地区天然湿地受气候条件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特别是丰枯水年份的周期变化,明显的影响着湿地的面积和质量。丰水年份湿地面积明显扩大,湿地中物种多样性增加,湿地质量提高;枯水年份面积则大范围缩减,湿地严重萎缩。因此湿地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周期性洪水的补给条件。
4.1水稻质量安全生产的政府扶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生产体制下,中国稻农呈现数量众多且区位分散的特点,因此政府对稻农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管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下,不仅要对稻农质量安全生产进行政策管制,更需要采取激励性扶持机制。质量安全生产补贴政策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旨在促使水稻产业健康发展以及增进水稻经济领域福利。
4.2环境友好型投入品补贴
质量安全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控制。在农药的使用上,吉林省政府一直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限制使用中等毒性的化学农药,而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同时对于允许使用的农药也采取严格控制使用量、使用次数和使用安全间隔期。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有一些稻农在机会主义思想下存在违规行为。补贴是引导行为者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对于稻农生产质量安全水稻,可以采用绿色生产资料补贴方式进行引导。为鼓励稻农采用有利于水稻质量安全的生产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使稻农获得全方位的补偿和支持。一是,环境友好型投入品价格补贴。对环境友好型绿色投入品进行价格补贴,促使稻农选购环境友好型投入品进行水稻生产。
4.3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前景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一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目前正处于消除贫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实现“小康”的发展阶段,但同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人口众多、农产品供给不足、资源相对紧缺、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新旧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国情,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依然要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探索出一条既高产优质高效又有良好资源环境的集约持续发展模式,重点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水平,达到生产、经济、生态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4.4市场经济政策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因此,产区各级政府应将水稻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大背景,突破“数量农业”老观念,树立“品牌农业”新思想,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新思想,着眼全国大市场、大流通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市场需求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市场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工出口为龙头;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基本思路。同时,加强水稻产区的科技宣传力度,提高产区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并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为东北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