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本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3

矛盾本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许传真

——关于马克思一处表述的思考

许传真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86-02

摘要:马克思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里矛盾一词,是原文用语不妥,还是译文有误,抑或还有他意,中央编译局专家说,原文为德文“Widerspruch”,应译为矛盾。这样,就应指出这一用语不妥。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是始终存在的,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实际情况的正确结论,因而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宏伟大厦的根基。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

如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发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待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那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误区。德波林学派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那么,在那时间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原因,而是由于外部的原因了。这样,德波林回到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去了。”“劳资之间,从两个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相互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正是由于我们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表述的不妥,反而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至理名言,因而经常地大量地在报刊书籍中引用,以致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造成了理论上的极大混乱,因此,郑重指出这一不妥实属必要。

一、马克思一处不妥的表述

马克思对他研究政治经济学后发现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简要表述中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1],这里的“矛盾”用得不确切。那么,用什么词更好?后来,精读原文:“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2]这里,有“矛盾”与“冲突”两个词,因而我想如把前面那段论述中的“矛盾”换成“冲突”,也许更贴切一些。

为了弄清是马克思用语不妥,还是翻译有误?我请教了中央编译局马恩室,它们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那段话的译文,我们核对原文后,未发现不妥之处。这段话中的“矛盾”一词,原德文是“Widerpruch”应译为“矛盾。”这样,就明确了问题是出在哪里。

那么,指出这一点是否是“纯粹的咬文嚼字”?我不这样认为。劳动与劳动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没有区分,直到43年后,恩格斯在专为工人做宣传用的新版中,才做了唯一修改而加以明确的区分。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这样的区分“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扯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3]现在,指出马克思上述用语不妥,是希望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此处用矛盾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和彻底性的重大原则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和彻底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矛盾的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实际情况的正确结论,因而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宏伟大厦的根基。

就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对矛盾来说,每一个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从其产生之时起,就与生产力存在着矛盾,并不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然,在开始的一定阶段,两者的矛盾还不那么尖锐、激化,没有发展到剧烈冲突的程度;待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便由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两者发生剧烈的冲突,在阶级社会里引起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对矛盾,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其阶级表现主要是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从它们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对立、矛盾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过在每个不同社会形态开始的一定时期,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发展到尖锐、激化、冲突的程度,待到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发展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而激化时,双方才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社会革命。

可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相应地表现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抗阶级之间,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并不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发生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发生冲突,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就不可避免地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这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矛盾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明的真理。

二、马克思不妥的表述极易产生歧义

如果不是这样正确地认识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而是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发生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待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那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误区。在马克思这一表述公开发表72年后的20世纪30年代的德波林学派,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从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有这样一种见解,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那么,在那时间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原因而是由于外部的原因了。这样,德波林回到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去了。”[4]毛泽东指出:“劳资之间,从两个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当然,必须公允地指出,马克思仅仅是由于用词上的不妥,正如他曾把劳动与劳动力混同一样,这与德波林学派自觉形成的观点有本质的不同。但两者在文字的表述上确有“惊人的相似”。对此,为了探索与坚持真理,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与彻底性,也不必讳言。这是我们对待一切学术理论问题所应采取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正因为马克思仅是用语上的不妥,同类似德波林学派自觉形成的观点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有必要再次毋庸置疑地肯定,马克思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他的这一处用语,显然是他一个偶尔的虽然是不小的失误,而绝不是他的本意。在他的研究与著作中,贯穿与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尤其在《资本论》的写作中,事物矛盾的法则,得到了充分、具体和生动的体现。对此,列宁、毛泽东都曾予以高度的评价。“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的、最普遍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在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暴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又向我们表明了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各个部分综合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增长与运动两者)’”,“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3]此外,毛泽东1959年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此书最大缺点是缺乏辩证法,没有哲学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毛泽东再次肯定马克思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

三.马克思不妥的表述被大量引用

指出马克思这一用语不当,因为它不仅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基础——唯物辩论法的科学性与彻底性的重大原则问题,还鉴于它被我们众多专家学者当做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至理名言,经常地大量地在报刊书籍中引用,而没有认真地想一想它是否确切,以致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薛暮桥在《要把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不断推向前进》一文中说: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把社会的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他们同广大无产阶级的贫富差别日益巨大。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同它们创造的巨大财富比较),使社会的总需求的增长落后于社会总生产的增长,因此就周期地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同它发掘出来的生产力发生矛盾,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4]作者同马克思的表述几乎完全一样,似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要待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发生矛盾,而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这当然既不合乎实际,也有悖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如此有名望的学者为什么在论述上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原则性的疏漏,是否也源于马克思的这一表述?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已经再版了多次,都不加分析地引用了马克思这一段论述。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康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冯卓然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也有类似情况。北京师范大学马捷莎副教授在该书第七章里写道:“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与生产关系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会逐渐尖锐起来,于是生产力就要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用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5]同时,在书中第228~229页上,完整地引用了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那一段“精辟”的话。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由中国人民大学肖明先生主编的《哲学原理》第269页上及中国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发表在2001年11月6日的《光明日报》题为《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一文,也引了“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所有这些事实说明郑重地指出马克思这一不确切的表述,实属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许传真(1931年—),男,安徽六安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