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门诊注射室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深部肌肉注射改良方法,以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疼痛和针头堵塞。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216例肌注苄星青霉素患者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用传统注射方法,改良组用改良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针头堵塞、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68.5%,改良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无疼痛感40例,其百分比为18.5%,明显高于传统组的3.7%,两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改良后,不仅提高了一次性肌注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酸胀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针头堵塞;疼痛;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251-02
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的长效制剂[1],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完全溶解后为混悬液,是临床上治疗梅毒的一线药物。在门诊注射室常有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极易发生注射针头堵塞的现象,更换针头后仍易堵塞,推注过程中会引起药液喷射,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浪费药液,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更易引起护患矛盾。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对肌注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改良方法总结如下并分析讨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216例在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梅毒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96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0岁。因梅毒需要两侧臀部各注射苄星青霉素120万u,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对同一病人两侧臀部注射分别采用改良注射法及传统注射法各注射一针[2]。选择患者左侧臀部为传统组,右侧臀部为改良组。
1.2方法
1.2.1传统注射方法取江苏亿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毫升注射器(7号针尖,10毫升的注射器针尖规格与5毫升的相同,均为0.7×32),抽吸灭菌注射用水4毫升注入苄星青霉素120万u/瓶内,摇晃均匀,使粉末完全溶解。患者准备好体位,选择注射部位,复合碘消毒棉签消毒皮肤,按医嘱抽吸所需药液入针筒,排尽空气,立即进行左侧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回抽无回血后均匀用力快速不停顿地推注药液,快速拔出针尖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片刻,休息半小时后离开,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1.2.2改良注射方法取江苏亿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毫升注射器(7号针尖),抽吸生理盐水4毫升注入苄星青霉素120万u/瓶内,摇晃均匀,使粉末完全溶解。患者准备好体位,选择注射部位,复合碘消毒棉签消毒皮肤,按医嘱抽吸所需药液入针筒,排尽空气,再抽吸1毫升生理盐水,使针头处充满生理盐水,立即进行右侧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回抽无回血后均匀用力快速地推注药液,快速拔出针尖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片刻,休息半小时后离开,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1.2.3评价指标药物溶解后的沉降分层时间,针头堵塞、针头脱落、药液喷射为注射失败,一次性注射为注射成功。针头堵塞发生率和患者的严重疼痛反应发生率。按WHO疼痛分级为四级,0级为无疼痛,I级为轻度疼痛,Ⅱ级为中度疼痛,Ⅲ级为重度疼痛[3]。
1.2.4统计学方法对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整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药液溶解后沉降分层的时间比较
传统组沉降分层时间为10分钟,改良组沉降分层时间为5分钟。混悬液发生沉降分层的时间越长,混悬液的稳定性越好[4]。但重新摇匀后仍为混悬液,并不影响注射效果。
2.2肌肉注射成功率比较
传统组和改良组肌肉注射成功率分别为68.5%和100%,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结果如下表1。
注:χ2=25.8P<0.01
3.讨论
3.1苄星青霉素肌注60万u后,血内有效浓度可维持72小时之久,苄星青霉素有吸收慢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和使用方便等优点[5]。为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吸收和释放,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缓释剂和混悬剂,而混悬剂具有很大的表面自由能,有自发聚集趋向和增长趋向,发生沉降后聚集而又不能分散[6],导致肌注时常常堵管,有时肌注多次才能成功,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造成了药液的浪费,疗效的降低[7]。
3.2本门诊采用传统注射法的传统组216例中就有42例出现针头堵塞,需更换7号以上针头进行第二次注射[8],推药时患者感到严重的疼痛酸胀。而改用生理盐水4毫升充分溶解,抽取药液后在注射前再抽1毫升生理盐水,此时针头上苄青的浓度已处于极低状态,药液的粘稠度也随之降低,有助于顺利推注药液,提高了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因梅毒患者治疗一疗程需连续双侧注射苄星青霉素3周,每周注射一次[9],嘱患者在注射后24小时热湿敷肌注部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
3.3改良注射法不仅提高了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而且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明显降低,缓解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任金平.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79.
[2]陈莉红,覃永贞,黄海英.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改良[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6):568-570.
[3]叶健浓,吴慧琼.牛黄解毒片已醇浸泡液外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J].护理学杂志,2007,22(11):38.
[4]徐天和.中华医学统计百科全书单变量推断统计分册[M].河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44.
[5]杨学田.临床热点[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144.
[6]平其能.现代制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15-133.
[7]陈小平,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技巧和护理要点[J].中国医学创新,2009,9(25):129.
[8]张秀玲,张美霞.梅毒患者肌注苄星青霉素的护理技巧[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299.
[9]方清艳,苏兴芳,崔文庆,等.肌注苄星青霉素防止针头堵塞和减轻疼痛的方法[J].皮肤病与性病,2014,36(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