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丸加味治疗更年期寒热错杂诸症临证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交泰丸加味治疗更年期寒热错杂诸症临证心得

孙建平赵霞

孙建平赵霞(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医院中医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更年期是由于妇女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生理过程中,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分泌减少,并进而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等反馈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烦躁易怒、腰背酸楚、皮肤麻木刺痒或有蚁虫爬感、浮肿便溏,甚或情志异常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1]。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交泰丸加味治疗上述更年期寒热错杂诸症,疗效显著,现将临证心得分享如下。

1交泰丸加味临证应用验案

案一王某,女,42岁,烘热盗汗,失眠多梦,反复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四肢畏寒,喜热饮,大便溏,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舌体胖大,舌质红苔白,脉滑数。辩病属更年期综合征,辩证属心火偏盛,肾阳不足,治法寒热并用,清上温下,方用黄连6克肉桂5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茯苓15克补骨脂10克煨肉蔻10克甘草6克,服3剂上症减轻,继服调治10剂,诸症缓解。

案二李某,女,49岁,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脱发,咽痛,全身多关节困痛,双手指疼痛、晨僵,肢冷,腰冷,大便不调,停经半年。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辩病属更年期综合征,寒热错杂,治法寒热并用,清上温下,方用交泰丸合二仙汤加味,服5剂关节困痛减轻,继服20剂痊愈。

2证治体会

交泰丸出自《韩氏医通》,药仅二味,组方精炼,配伍合理,具有清心除烦、引火归元之功效,主治心肾不交,怔忡不寐。方中以黄连为君,泻心火,佐肉桂之温,以入心肾,取其引火归元之意,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水火既济而阴阳交泰。

案一患者失眠多梦,面部痤疮,四肢畏寒,喜热饮,大便溏,月经先后无定期,证象表现寒热错杂,病机为肾阴亏虚,心火上炎,总属心肾不交。笔者选用交泰丸合二至丸加味,用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亢之心阳,用肉桂温补下元以扶不足之肾阳,正如《本草新编》所说:“黄连、肉桂寒热实相反,似乎不可并用,而实有并用而成功者,盖黄连入心,肉桂入肾也。……黄连与肉桂同用,则心肾交于顷刻,又何梦之不安乎?”二至丸功善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两方合用,交通心肾、调和阴阳,寒热错杂诸症自除。

案二患者既有全身多关节困痛,双手指疼痛、晨僵,肢冷,腰冷等肾阴阳两虚之证,又有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等心火上炎证象,病机仍为心肾不交。笔者选用交泰丸合二仙汤,方中黄连、肉桂一属寒性,治热邪火结,一属热性,引火归源;二仙汤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经过组方,对该患者由命门火衰,虚火上浮所致得寒热错杂诸症效如桴鼓。

3小结

上述两则病例均属更年期综合征,多因妇女将届经断之年,先天肾气渐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将竭,导致机体阴阳失稀,或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从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候。中医学将这一系列症状归属“绝经前后诸症”范畴。天癸渐竭、阴阳失衡,引起诸脏乃至全身机能失调是造成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故临床上可出现烘热汗出,心烦失眠,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四肢不温、腰膝冷痛、大便溏结不调等寒热错杂之征象,究其本源,在于命门火衰,虚火上浮所致。

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临床上多以雌激素替代疗法,但长期使用雌性激素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及阴道出血,增加子宫内膜腺癌及乳腺癌的发生率,并有水钠潴留等副作用[2]。因此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意见,而中医中药调理具有很大的优势。夏桂成教授认为:“本病90%以上属于肾阴虚或偏阳虚。阴虚天癸竭乏,上则影响心肝,下则影响子宫,心肝失养。…更年期综合征以肾中阴阳偏虚为病因病机之根本,症状演变之总纲,虽常见多种复杂兼证,但分型论治时仍以阴阳虚证为主,结合寒热错杂的复杂证候而辨治本病”[3]。笔者在临床上选用交泰丸加味治疗更年期寒热错杂诸证,效果明显。

此外,妇女经断前后,值“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的生理退化过程,妇女绝经多在49岁前后,在此生理转折时期,亦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庭生活和工作压力,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气机失调,使妇女更年期提前出现或临床症状过度表现。有些妇女断经年龄提前到40岁前后,因此我们应及早进行调理和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情志、等方面的调理对改善更年期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4.

[2]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3]夏桂成,谈勇.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夏桂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