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排水管道下沉破坏对策
1追究其下沉破坏的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1在排水管道施工中,没有按要求对排水管线做全面的质量检验,尤其是闭水试验一项有的根本就没做,有的做了也是应付性的。所以排水管道交付使用后,由于管节抹带接口和检查井与管节接触处不严密等原因使管线某些部位产生渗漏,由于长期渗漏致使地层土的流失和产生流沙造成管道的下沉破坏,而致使路面产生裂缝,严重的使路面产生下沉破坏。追究管线渗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管子材料的本身质量,也可以说是制管质量,水泥混凝土排水管的制造工艺大都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用离心法成型的,不能满足抗渗要求。并且有的生产厂家的排水管的管壁厚度不均匀,管径和接口椭圆度,接口端面的平整度也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求。②抹带接口处砂浆抹的不严密,管底与地基接触的三角部位没有用砂浆堵严,管口没有进行打坡口的凿毛处理,抹带时管口处没有处理干净没有浇水湿润。③检查井砌筑时管壁与红砖接触处没用砂浆挤严,井室外没用砂浆搓缝,井室内抹灰没有压好光。
1.2接口的材料、构造、形式、设置位置等不恰当,不合理。刚性接口刚度不够,半刚性接口做成了刚性,柔性接口加了刚套,起不到柔性作用。柔性接口的基础未断开,也起不到柔性作用等等。
1.3因排水管线是线形构筑物,延管线长度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忽视了地基的变形问题。对排水管道的地基,只作地基承载能力的计算,而忽视了管道地基的伸缩缝,沉降缝的设置问题。特别在地下水位较高而软粘土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地基极易产生压缩变形而使管道下沉。
2以下我谈谈如何解决好以上问题的几点建议
2.1严格执行国家和部颁的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管道工程的闭水试验是主要的必检项目之一。我认为不论是污水管道,还是雨水管道,都应逐段做闭水试验。这样,当发现有渗漏的部位可及时进行补救,防止由于排水管道的渗漏而导致地基土的流失,流砂使管道产生下沉破坏。
2.2在排水管进场和使用前,要对排水管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有裂缝和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的不能使用。为了增加管道的抗渗性有必要在管内壁涂刷一层水玻璃。对检查合格的排水管在下管前先把管两端打成八字坡口,Φ700mm以上的排水管要打成内外八字坡口,并在抹口范围内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砂浆与管壁的粘结力和粘结面积。抹带接口时要将管口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砂浆抹压密实,并要及时进行覆盖养护。
2.3检查井砌筑时要做到砂浆饱满,砖和管壁接处要用砂浆挤严,井壁外砖缝要用砂浆搓严,井内壁抹灰要抹压密实。
2.4因地制宜地选用排水管道和井基础下的垫层对于岩石地基,一般不宜管道直接铺设在岩石上。因为,管道与岩石硬碰硬,且不可能保证接触面受力均力,这样,在荷载的作用下,很可能将管道压坏,因此宜采用砂垫层,厚度在15-20厘米左右。对于含水量不大的粘土,亚粘土,轻亚粘土地基,一般仍可采用碎石做垫层。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粘土,淤质性粘土,粉砂质土地基,不应采用碎石之类的垫层,因为在荷载的作用下,地层中的土,砂颗粒和水分将挤入垫屋而产生沉降。为此,宜采用砂垫层,必要时进行换土处理或地基加固处理。
2.5合理确定排水管道和井基础的结构与形式在管道基础与护管的形式选定后,所进行的管道横断面结构计算中,一般未涉及基础与护管的强度,也未涉及基础与护管所用材料,但所选定的基础与护管形式的本身构造,已包含有某些计算因素之因。从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对于软土,粉砂质土地质,一般管道宜采用120度-180度包角护管,基础宽度宜采用管内径加五倍的管壁厚,基础厚度宜采用2-2.5倍的管壁厚,基础混凝土强度宜采用C10-C15号混凝土。井底板基础厚度与混凝土强度宜和管道基础相同。管与井的基础是否配筋,取决于结构强度与刚度计算的需要,单纯的从“牢靠”些配点钢筋,我认为是不必要的。另外,要配筋至少满足最小含钢率的要求,否则等于素混凝土。目前,在粉砂质土地层中埋设的排水管道,确实出现质量事故不少。我认为这主要是施工质量问题。现在有一种倾向,为了怕出事故,往往全部采用预应力、自应力承插管、橡胶圈接口、并像给水管那样不作基础,而用砂垫层基础,甚至全包砂层。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的,且浪费资金,还不能保证管道埋设的坡度。在非匀质的粘质土、粉砂质土地层中我认为不论是素混凝土管,还是钢筋混凝土管,在适当的长度位置(约10米左右),可设置半刚性接口,当为承插管时,加嵌沥青油麻或青膏泥。当为平口、平接口时,可作沥青麻、石棉水泥、外钢套接口。另外,作内钢套或钢丝水泥接口的办法,我认为不好,主要是易腐蚀,易脱落而通水后不易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