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心
(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四科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抑郁障碍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HAMD分值改善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比较上,两组患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以及艾司西酞普兰均能有效对抑郁障碍进行治疗,然而度洛西汀的临床疗效更为优越,且安全性佳,值得普及。
【关键词】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抑郁障碍;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166-02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因心境障碍从而表现为与处境不符的持续性心境低落,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存在慢性化的倾向[1]。本院对收治的80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分组,旨在总结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比较。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抑郁障碍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确诊为抑郁障碍。患者均不存在焦虑症、惊恐症、癫痫、精神活性药物依赖,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药物产自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片剂,药物剂量为每天10毫克到20毫克,口服治疗,于早餐后顿服。
实验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药物产自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片剂,剂量为每天20毫克,口服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结合患者耐受性对剂量进行调整,每天剂量调整为80毫克,于早餐后顿服。
患者如果存在睡眠障碍,睡前采用阿普唑仑进行治疗,剂量适量。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结合HAMD分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1)治愈:患者治疗后,HAMD分值显著下降,幅度大于或者等于75%。
(2)显效:患者治疗后,HAMD分值有所下降,幅度在大于或者等于50%且小于75%。
(3)有效:患者治疗后,HAMD分值下降,幅度大于或者等于25%且小于50%。
(4)无效:患者治疗后,HAMD分值下降不明显,幅度在25%以下。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格式为(x-±s),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HAMD分值变化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患者HAMD分值变化比较(分)
可见,在不良反应比较上,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因心境长期低落,导致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倾向,对家庭、社会均存在不良影响。在治疗上,抗抑郁药物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其中度洛西汀以及艾司西酞普兰是常见的应用药物[3]。
其中度洛西汀属于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而艾司西酞普兰则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研究指出,度洛西汀对机体脑组织血浆中的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且较文拉法辛、典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更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机体脑组织的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对患者情感以及疼痛敏感程度进行调控,提高机体的疼痛耐受程度,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疼痛症状进行改善。
此次研究显示,在HAMD分值改善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HAMD分值上,疗效相当,且在不良反应比较上,两种药物均呈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然而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度洛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稍微优越。
综上所述,采用度洛西汀对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比艾司西酞普兰稍微优越,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芦斌.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28):100-101.
[2]王艳红,张继涛,屈建新等.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5):142-143.
[3]徐扬.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