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中风恢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医辨治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中风恢复

祝红宇童庆乐李光

祝红宇童庆乐李光

(江西省玉山县下镇镇中心卫生院江西玉山334714)

【摘要】笔者在临床收治中风恢复期患者,因病程长,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这给临床治疗及患者自身恢复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运用中医辨治过程中如何假以心理疏导配合治疗,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思考及重视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风中医辨治配合心理疏导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316-02

1临床资料

30例病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行业标准和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中医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全部病例在接受治疗期间停用西药。

2治疗方法

按《中医内科学》[2]所划分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并在不同证型基础上,按各部经络酌加虫类之品,以增搜风通络之效。

2.1风痰瘀阻证。临床主症: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脉弦滑。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治则: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方剂:解语汤加减。对症加减:头痛眩晕甚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熄风;痰热偏盛加全瓜蒌,竹茹贝母等清热化痰,咽干口燥加天冬,天花粉等养阴润燥。

2.2气虚络瘀证。临床主症: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治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症加减:血虚加枸杞,首乌藤以补血;肢冷加桂枝温经通脉;腰背酸痛加川断、桑寄生、杜仲以补肾壮腰强筋骨。

2.3肝肾亏虚证。临床主症: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无力。证机概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治则:滋养肝肾。方剂: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对症加减:腰酸腿软加川断、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肾壮腰强筋骨;肾阳虚加巴戟天、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夹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

3疏导

中风恢复期中医药辨证施治配合心理疏导是不容忽视的,在多年临床经验中总结出一套心理治疗方案,分三步:第一是解释:告之以其病,使其正确认识;第二是鼓励:语之以其善,晓之以理,鼓励其及家属努力营造温馨的氛围;第三是督导:规律用药,加强功能锻炼。总之要让患者体会到亲人的关心与理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与护理。

4结果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计分法:着眼于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

4.1计分方法:

(1)神志状态:神志清醒4分;神志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3分;神志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1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证)0分。

(2)语言表达:正常4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3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1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0分。

(3)上肢肩关节:正常4分;上举全而肌力差3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1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0分。

(4)上肢指关节:正常4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3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1分;不会动0分。

(5)下肢髋关节:正常4分;抬高45°以上3分;不足45°2分;摆动能平移1分;不能动0分。

(6)下肢趾关节:正常4分;伸屈自如,力弱3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1分;不会动0分。

(7)综合功能:生活能自理,自由交谈4分;独立生活简单劳动而有部分功能不全3分;可行走,部分自理,尚需人辅助2分;可站立迈步,需人随时照料1分;卧床0分。

4.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中医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不超过18分,其疗效评定:1.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2.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者;3.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以上者;4.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者;5.基本痊愈:积分达24分以上者。

4.3治疗结果30例中治愈20例,占66.66%;好转8例,占26.66%;无效2例,占6.68%。总有效率93.3%。

5举例

郑某,男,71岁,素体胖,有高血压病史,今年年初突然卒中,经西医抢救,转危为安。刻下:左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面部肌肉麻木,语謇不利,心烦易怒,夜不寐,口苦,脉弦涩,舌质红,苔黄。本证涉及心、肝、肾三脏,肾水不足,木失所养,风阳上浮,上扰心窍。治宜补肾养心、疏肝解郁、通络为法。药用酸枣仁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余临症时:患者家属代诉,患者未患病前,是一家之主,说话做事均说一不二,但现自觉生活无味,前途渺茫,余细心告诫疾病的转归及情志调理的重要性。五剂。

二诊:3月11日。患者情绪稳定,夜已能寐,偏侧肢体稍能活动,舌红,脉细。余仍与患者详谈中风恢复期应注意的情绪等细节性问题,予以上法续治。五剂。

三诊:3月16日。患者偏侧肢体活动日见好转,夜寐已安,舌红已润,脉细。续以原法配合心理调护,治疗三月余,可杖扶行走,尚可自理生活起居,患者及家属欣喜不已。

总而言之:人的精神和情感表现与病体的康复密不可分,良好的情绪能使肝气条达,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6体会

中风又称卒中,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所致。临床以突然昏仆,言语謇涩或不语,伴口舌喎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中风病经治疗抢救后1-2周后,安全度过急性期而进入恢复期。此时,多数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謇涩或不语,伴口舌喎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而中风恢复期治疗时间长,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患者在用药的同时,如何疏导其心理,使其恢复自信,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中风的发生,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以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中风病人,因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日久则出现肢体挛缩,肌肉痿废或疼痛;笔者认为,本病当属虚实夹杂,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肾阴虚,则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心火暴盛或素体阴虚,木失所养,复因情志所伤,升泄太过,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心神昏冒。王永炎[3]等学者认为中风的发生,总其有因,不难发现大多有长期情志失调的病史;或性格所致,或为所不遂愿等,情志失调能使人体产生多种病理产物,成为中风发病的基础,故在临证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中风病人的心理特征,并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疗效显著。密切掌握患者的情志之变化,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病人,讲解情志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使之明白,情志不但能致病,也可以治病,让他们消除不良情志,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早日康复。总而言之,在临证时,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充分了解患者之所想,之所急,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做好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疏导是促进中风病人康复的基础,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要共同协调配合。中风后心理障碍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4]。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负性情绪,则又可加重躯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5]。认为生理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要同时进行。首先,家人对病人要热情,照料生活起居,关心病人的病痛,不能流露出丝毫不耐烦的情绪,伤害病人的感情;介绍中风病人康复实例,树立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要帮助病人赶走对死亡的恐惧,向病人介绍病情的发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情绪激动;在帮助肢体康复的过程中,对每一点进步,要加以鼓励,实现生理康复和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积极参与康复全程,促进患者早日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笔者认为在临床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如何掌握患者之心理,注重中医药治疗心理疏导配合同时并行,往往可以取到事半功倍之疗效,这种治疗模式值得我们当今医护工作者进一步重视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永炎,沈绍功,等.今日中医内科[M].人民卫生出版,200:01-03.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26-327.

[3]王永炎,沈绍功,等.今日中医内科[M].人民卫生出版,200:22.

[4]黄永兰,孙玉英,谢静.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心理障碍的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89.

[5]梁月香,严翎,步红兵,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