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父母儿童保健认知现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流动儿童父母儿童保健认知现状探讨

宾美英

宾美英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妇幼保健所410016)

【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父母的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对抽样中的这些父母对儿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和统计。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儿童保健项目。结论只有父母能够对儿童保健知识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儿童的健康。所以,要对流动儿童父母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使其能够更好的指导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父母;儿童保健知识;探讨

【中图分类号】R27.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5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有病治病"逐渐向现在的"无病防病"而过度,随着这一改变,家长对于儿童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传统常规的一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如何探讨出一种更为科学更为理想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健服务,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能有更好的发育,已经成为摆在所有妇幼保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对流动儿童父母的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为今后该类人群对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儿童保健的知识的普及程度更强,使儿童的发育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在探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对抽样中的这些父母对儿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和统计[1]。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其年龄在21至34岁之间,平均年龄26.4岁;这些人群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等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1、抽样调查方法:例用的是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统一用0-6岁的流动儿童的卫生服务现在所处的状况及问卷调查,现场对目标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2]。2、调查内容:包含有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儿童的自然情况、儿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状况以及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需求。

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儿童保健项目[4]。

表1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

自表中可知,对儿童各种保健知识有所了解的的父母不到20%,而40%左右的人对这些知识还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5]。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给在流动的人群中展开儿童各种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流动儿童的父母对于儿童接种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的需要性相对较高,而对育儿的咨询以及对新生儿进行访视的要求却比较低,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该人群的流动性很大及父母儿童的保健知识十分贫乏、宣传教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大多数仍保留着母乳喂养的优良习惯。针对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并且利用这类人群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指导,以便更好的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在对儿童实施保工作的过程中,监测以及指导是其服务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服务的整体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以此为基础,针对个体儿童的疾病干预和健康促进,既要强调个体化还需要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的保健服务,这就对儿童保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相关的调查显示,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首位,而这方面的治疗和干预在传统儿童保健中尚属空白。儿童保健服务由单纯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延伸为集生长发育监测、膳食营养指导、心智发育筛查与咨询、常见病防治、预防保健、早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不仅给社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服务,满足了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信息反馈,掌握了更多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6]。

针对流动人口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有关部门应加强并采用该人群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对来源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了解,对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其了解和探讨,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对其现状进行改变,并且通过在工作中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提高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使每一个家长都能够通过其指导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刚,吕军,张德英,刘英涛,张立.管理者与提供者对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12(09):716-717

[2]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南方人口,2010,14(02):528-529

[3]王丽杰,赵鹏,徐志浩.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31(03):378-379

[4]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刘钢.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05):283-284

[5]王芳,鲁巧珍,周文莉,黄璧琨.长宁区0~6岁非户籍儿童保健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26(02):473-474

[6]杨爱珍,郑小琳,金秀丽,魏跃如,卢树华,金如颖,蔡玉芳,李凤荣,袁家麟.依托社区加强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13(08):63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