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

孟庆霞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163461

【摘要】目的:研讨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64%,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被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护理的时候,其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结核性胸膜炎;护理;效果

结核性胸膜炎属于临床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的几率约占据肺结核发病的百分之十左右,而且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入侵,致使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炎症反应[1]。结核性胸膜炎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胸腔水肿、内皮细胞脱落、充血、白细胞浸润等,必须对该病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将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影响[2]。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对患者起到治疗和护理标准化、个性化作用,因此该种方法正在临床上不断实施和应用。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55例,男性27例,年龄在2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10.8)岁,女性28例,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10.7)岁,病程为5周~50周之间,平均病程为(23.2±7.2)周;观察组55例,男性29例,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3±10.7)岁,女性26例,年龄在22~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10.9)岁,病程为4周~51周之间,平均病程为(23.5±7.4)周。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胸腔积液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抽取积液,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帮助其恢复体力。保持患者居住室内通风、舒适,积极鼓励患者自行下床活动,并且为患者疏导不良情绪。观察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根据患者的入住时间和日常护理进行详细规划。包含护理治疗流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记录、治疗和护理工作重点方向,护士和医生在护理或者治疗的时候均需要签名。具体路径为:(1)住院第一天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身心健康等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包含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教育,帮助患者极其家属了解疾病,消除疑虑。(2)住院的第2~4d,做好各个常规护理记录,包含查房记录、患者饮食记录、休息记录、用药记录以及心理护理记录等,帮助患者开展全面身体检查,协助医生进行胸腔引流置管和胸膜活检等功能,并且做好相应的伤口处理,保持其清洁避免出现病原菌感染。(3)住院的第5~12天,继续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进展,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做好胸腔引流护理操作。(4)住院的13~14d则拔出引流管,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情况,并且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并制定饮食图谱和康复计划。

1.3疗效评价

效果评价,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胸腔积液减少超出80%左右,没有胸膜肥厚症状;有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胸腔积液减少到50%左右,且胸膜存在着轻度肥厚;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未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64%,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对于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活动等存在着很大的影响[3]。临床护理路径按照治疗时间轴作为护理的基准,通过护理时间制定出层次分明的护理方案,使得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争取能做到全面、细致护理[4]。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为结核杆菌的代谢产物进入到胸腔引起病变,临床症状明显对于患者生理伤害大。结核性胸膜炎起病较急,而且病情反复、病情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极易造成患者出现消极、焦虑等负面情绪[5]。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64%,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展开护理路径法进行治疗,可以实现对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实时监控,制定出的护理路径能够实现对患者针对性护理,例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引流护理等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康复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桂仙,李利琼.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17-4818.

[2]陶金凤.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23:2132-2133.

[3]杨美娟.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05:389-390.

[4]袁君.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90-91.

[5]翁丽萍,孔晓华,沈斌.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防治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90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