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医护搭配共同负责一组病人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实施医护搭配共同负责一组病人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陈影柴先奇李久芬雷结群

陈影柴先奇李久芬雷结群(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26)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医护搭配共同负责一组病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经过宣传动员、反复论证,2010年7月科室将病房床位分为2个大组和7个小组,每小组由2名护士与1名医生搭配管理一组病人,每名责任护士负责2~7个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包括出入院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治疗、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与实行新模式前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新模式前,住院病人满意度只有91.5%,病人说出责任护士姓名者为78%,责任护士掌握病人“九知道”满分的只有73%;实施新模式后,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8.5%,医生对新模式支持率为100%,病人说出责任护士姓名者为93%,责任护士掌握病人“九知道”满分的为94%。结论实施新管理模式后,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改善了医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医护搭配管理模式病人满意度

为了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按照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我科自2010年5月起,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质,分析科室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思想的指导下,提出“护士随同医生管理一组病人”的护理管理模式,经过1年多的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一般资料

科室编制病床58张,管床护士14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理师6名,护士4名;工作年限:≥10年8名,5~9年2名,2~4年3名,<2年1名。管床医生7人,职称: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1名;工作年限:≥10年3名,5~9年2名,2~4年2名;每一医护小组由2名护士跟随1名医生组成,每名医生固定分管7~9张病床。

2方法

2.1宣传动员阶段为了让全体护士接受并适应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2010年5月,科室多次组织护士认真讨论、分析护理工作的现状和旧护理管理模式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医护搭配管理模式的运作方法、好处、护士所起的作用,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模式改革的意义、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

2.2论证阶段2010年6月,对开展护士随同医生管理一组病人新模式前的工作进行总结及反思,实施新模式前,采用传统的治护模式,医护患之间机械地条块分割,责任护士每天只应付医生下达的医嘱,按照医嘱完成分管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由于护士没有跟随医生查房,信息沟通缺失,对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方案不掌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无法正确回答,甚至出现护士答复的问题跟医生的答复偏差过大,造成病人误会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健康宣教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2.3实施阶段

2.3.1拟定医护搭配架构2010年7月开始实施医护搭配共同负责一组病人的管理模式,人员不变,上班时间及工作时段未改变,拟定医护搭配架构(见图1),即由高年资及低年资组成的医生系列和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组成的护士系列共同构成一个“医护一体化”的治疗护理小组。护士根据资历、职称、工作能力等给予合理搭配,分成2个大组和7个小组,每大组设1名护理组长,每小组由2名护士与1名医生搭配(能力强或资历高护士搭配低年资医生、能力弱或资历低护士搭配高年资医生),组成医疗护理小组,每位责任护士负责2~7个病人。

图1医护搭配架构图

2.3.2发挥医护小组的协作与互补作用新模式将医生和护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应管理一组病人,共同进行查房、讨论,参与制定治疗护理方案,医生针对患者个体化的病情特点为护士进行专业的讲解,而护士就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向医生提出,从而极大地提高护士的专科业务水平,明确病人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护士将病人详实的临床资料及时提供给医生,让护士成为医生的“眼睛”,及时地为医生提供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身心状态等方面的客观资料,有效地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医护小组之间达到最优化的协作与互补。

2.3.3明确责任护士的工作方法和管理责任责任护士每天参加晨会大交班后,即跟随搭配组医生查房,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并对病人的情况及时有效的沟通,查房结束后接着完成治疗、评估、宣教等护理工作,本组病人发生的事情由责任护士和本组医生协商解决,责任护士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本组医生,本组医生的要求及治疗计划通过责任护士达到有效的落实,切实做到“我的患者我主管,我的质量我负责”,避免医护沟通不到位或衔接脱节导致某些工作疏漏的发生。

2.3.4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医护一组,护士每天跟随医生查房,医护关系密切,护士在详细了解病情的同时,获悉了医生的治疗计划、检查安排,获取了客观资料和信息,有利于护士主动地做好术前宣教、检查治疗前宣教及必要的准备,使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作好充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如指导病人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有效咳嗽等,而不致被动地执行医嘱,使病人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或稳定情绪。又如术后行超声雾化吸入、冰敷、吸氧等一些常规治疗,护士能主动执行,改变了有医嘱才处理的被动局面。

2.3.5落实责任大包干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一切治护活动和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均固定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负责,如果再次住院仍由该组医护人员负责,真正做到“包病人到人,包病人包实”、“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一次住院、终身负责”的责任大包干,即每一位护士无论在岗与否、无论白班、夜班,心中总有一组病人,大大地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彼此的沟通与交流畅通,不仅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更有利于医护及时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状况,给予健康指导,从而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保证了治疗效果。

2.4效果评估比较实施新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医生对新模式的支持率、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

2.4.1建立护理质量检查登记本,按照层级管理模式,护士长检查护理组长、护理组长检查下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完成情况,每次检查完,当场将存在问题反馈给被检查者,使被检查者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减少失误发生,每月根据检查情况组织讨论分析、总结及制定改进措施。

2.4.2实施新模式后3个月,询问医生对新模式的认同、支持情况。

2.4.3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病人能说出责任护士姓名,责任护士掌握病人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阳性检查结果。每周检查1次,每次选择3名Ⅰ级护理病人,统计病人说出责任护士人数及责任护士回答“九知道”满分人数。

2.4.4病人满意度调查,每月随机选择一天时间按住院病人30%比例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巡视病房频次、解决护理问题能力、护理服务总体评价,每一项指标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实施新模式前1年,调查患者共204例,实施新模式后1年调查患者共228例,满意率由实施前的91.5%上升到98.5%。

3结果

实施新模式前,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只有64%,病人说出责任护士姓名者为78%,责任护士掌握病人“九知道”满分的只有73%;实施新模式后,责任护士岗位完成情况达100%,病人说出责任护士姓名者为93%,责任护士掌握病人“九知道”满分的为94%,医生对新模式支持率为100%。实行新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新模式后病人满意度高于实施前。见表1。

表1实施新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比较(例)

4讨论

4.1实施新模式后,有效地降低了护理风险患者接受固定护士提供的完整护理,每位责任护士只负责2~7个病人,使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情况掌握比较全面,护理措施连贯从而使质量得到保障,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同时,因为护士分管病人固定且数量有限,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条理性,有效地减少了响铃率,提升了服务质量。

4.2实施新模式后,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健康教育实施的好坏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1],健康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实施新模式后,护士工作责任明确了,病人发生问题容易找到对应护士问责,对此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健康宣教意识提高了,责任护士能主动按不同时期(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年龄、职业、知识水平进行耐心的讲解、指导等,保证了宣教内容的实用性及针对性,再由护理组长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及强化,使病人完全理解及掌握健康宣教的内容,愿意自觉采纳护士的建议,随后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4.3实施新模式后,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接受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是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受[2]。实施新模式后,病人清楚负责自己的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每天及时向新病人介绍自己,告知自己是分管他的责任护士、自己的姓名、如何称呼自己等,给每一位病人发放护患连心卡,以便于病人记忆和联系,消除病人记不住护士的担心;同时告诉病人今天所有的护理工作将由其负责,今天常规的治疗、检查、护理有哪些、如何安排等。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加强了,对自己分管的病人有了更多的牵挂,病人对护士也非常熟悉,病人满意度自然而然提高。另外,责任护士加强了病人的生活护理,增加了对病人的人性化照顾,做好了影响满意度测评最关键的内容——态度与沟通的工作[3],故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明显提高,受病人点名表扬的责任护士明显增加,在病人的肯定及认可下,责任护士的工作热情高涨,每位护士均自觉、自愿、用心地去为病人服务。

4.4实施新模式后,改善了医护患关系实施新模式后,增强了医护小组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医护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医生主动向护士传授专科知识,护士也乐于向医生请教,提高了护士的专科业务水平,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医护患关系,提升了医生、护士的职业自豪感,深受医生、护士的欢迎,同时实施新模式后,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接受连续、全程的医疗护理服务,密切医护患沟通和协作,有利于病人身心全面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增加,医护沟通协作加强,科室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提高。

参考文献

[1]钱晓鹂.护患关系现状分析.中国美容医学[J],2011,20(1):17-18.

[2]李伟强,杨舟.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J].人民军医,2005,48(9):552.

[3]万宏伟,侯燕文,洪莉华.“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10A):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