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与回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5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与回顾

雷丽

雷丽

(阜新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收集食管小细胞癌5例,对其组织进行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行光镜观察,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中老年多见,平均60.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和消廋,肿瘤位于中段2例,下段3例,其中下段1例累及胃贲门。镜下形态主要形成巢片状结构,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核呈卵圆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有异型性,染色质为粗细不一的颗粒,核仁不清楚,核分裂像平均>20/10HPF,3例有片状坏死,1例有灶性鳞癌分化。每例肿瘤均呈明显的浸润生长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CK、EMA、Syn、NSE5例均为阳性。随访结果4例死于该肿瘤,平均生存7个月。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并少见的肿瘤,其生物学形为与肺小细胞相似,对CK、Syn的表达是其免疫表型特点。

【关键词】食管肿瘤;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01-03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esophagealsmallcellcarcinoma,PES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食管恶性肿瘤,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8%~9.0%。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食管小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模式及预后均不同于鳞癌和腺癌,本文报告5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4~2010年手术切除食管小细胞癌外检档案材料5例,手术标本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5μm切片,HE染色,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蛋白A(Chromogranin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intin,Vim)、白细胞共同抗原(LCA),抗体均为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产品。

2结果

2.1临床资料

表5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资料

5例中4例为男性,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60.2岁,病程3个月~12个月。5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伴烧灼感3例,伴有胸痛2例,3例消瘦,病灶位于中段2例,下段3例,5例淋巴结均出现转移,随访5例,第1至4例分别于术后8、6、11、3个月死于该肿瘤,只有第5例存活达12个月。

2.2病理检查

2.2.1肉眼观察: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其中1例累及贲门,大体形态为溃疡型3例,息肉型1例,髓质型1例,肿瘤最大径3.5至9CM。病灶表面较粗糙,有出血坏死,切面灰白,质地中等、略脆,浸润管壁全层,环绕管周径1/4—2/3不等,周围境界不清。各例均有食管旁淋巴结肿大,数量2~6个,直径0.4~1.2cm。

2.2.2镜下观察(图1-3):本组5例肿瘤细胞呈巢片状结构或弥漫成片,其中3例有明显的中央性肿瘤片状坏死。瘤细胞小—中等大小,紧密排列,部分见有菊形团样结构,胞浆少而淡染或呈裸核状,核呈卵圆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相对一致,但有异型性,染色质为粗细不一的颗粒,核仁不清楚,核分裂像平均>20/10HPF,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1例有灶性鳞癌分化,这种分化仅存在于小细胞癌旁粘膜内很小的范围。5例均呈明显浸润性生长并浸润至食管外膜,同时食管周淋巴结均有转移,1例累及胃贲门。

2.2.3免疫组织化学(图4、5)

表5例食管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例食管小细胞癌做了9种抗体免疫组化,癌细胞5例上皮膜抗原ENA、细胞角蛋白CK均阳性,5例突触素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yn阳性,2例嗜铬蛋白ACgA阴性,所有5例标本波形蛋白及白细胞共同抗原均阴性。

3讨论

3.1临床特征:发生于食管的小细胞癌很少见,自1952年Mckeown首先报道,至2001年国外文献报道200例,至1999年国内文献报道不足200例,食管小细胞癌多发生在50岁以上老年人,文献报道平均55.5-62岁,本组平均60.2岁,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47岁,与文献报道相仿。男女之比4∶1,与文献报道不同,可能与本组病例较少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伴有烧灼感。在生物学行为上,食管小细胞癌更具侵袭性,易早期发生转移,文献报道诊断时淋巴结转移率为64.0-74.5%,本组除5例均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00%,未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1年内死亡率高达79.1-88.9%,本组除1例术后时间短外,其余4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1年内死亡率为80%,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病变部位以中下段最常见,本组2例位于中段,3例位于下段,其中1例累及胃贲门组织,与文献报道一致。

3.2形态学特征:食管小细胞癌大体形态与其他食管癌无差别,溃疡隆起型居多,但其组织学形态不同。光镜下见癌组织多在黏膜下呈浸润性生长,有的呈片巢状或条索状浸润于肌层组织间,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大小相等且染色深,核仁不清,形似裸核,核分裂像多见,胞质极少,偶见有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间质中有纤维血管分隔呈巢状,易见癌组织呈片状坏死。部委肿瘤内可见瘤巨细胞,局灶区混有鳞状细胞癌成分,但鳞状细胞癌成分必须<50%,若鳞状细胞癌成分>50%,则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而非小细胞癌的混合细胞型。

3.3免疫组化及电镜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见肿瘤细胞表达突触素、嗜铬蛋白A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稍具分化的小细胞癌可同时呈现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免疫表型。电镜可观察到小细胞癌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该颗粒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呈圆形或卵圆形,电子密度较高,边界清楚,其周围有一圈透明带。胞质内富含核糖体、线粒体、空泡及小囊,少量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及溶酶体等。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结合临床病史,显微镜下观察,加上免疫组化或电镜,综合分析后一般都能准确诊断。

3.4鉴别诊断

3.4.1淋巴瘤:食管淋巴瘤少见,瘤细胞更小,大小及形态较为一致,核一般为圆形,弥漫分布,缺乏巢状结构及明显坏死,并见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染色小细胞癌表达上皮性和/或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白细胞共同抗原及T或B淋巴细胞标记均阴性;淋巴瘤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及T或B淋巴细胞标记阳性,上皮性和神经内分泌标记呈阴性。

3.4.2类癌或不典型类癌:呈明显的器官样分化,更多地呈腺样、梁状、条索样结构,缺乏核分裂或至少不明显,一般无坏死。

3.4.3伴有小细胞癌的其它癌,鳞癌伴局灶性的小细胞癌并非罕见,因肿瘤的主要成分是鳞癌,就不宜诊断为小细胞癌。

3.5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食管小细胞癌为高度恶性肿瘤,肿瘤淋巴道及血道播散早而广泛,患者的预后很差。本组资料中5例均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国外文献报道,食管小细胞癌手术时淋巴结转移为100%,70%患者常在诊断后6个月内死亡。影响食管小细胞癌预后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癌细胞的核浆比例、核的异型性,核分裂像及肿瘤的生长方式、治疗方法等,特别是肿瘤的生长方式。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手段,国内外多采用手术切除、局部放疗及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3.6组织起源:关于食管小细胞癌的组织来源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食管小细胞癌来源于食管粘膜内弥漫细胞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或原始多潜能干细胞.近年来,进一步研究认为,食管小细胞癌来源于内胚层的原始多潜能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向神经内分泌细胞方向分化,食管小细胞癌的超微结构具有APUD细胞的特征,见到小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之间的移行关系,推测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全能干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一部分发生鳞状细胞癌或腺癌,一部分发生小细胞癌,并且观察到发生小细胞癌时,多数有神经内分泌癌特性,少数保持原始状况,不具有神经内分泌癌特性。本组结果支持食管小细胞癌来源于食管粘膜的原始多潜能干细胞,5例显示上皮性和神经内分泌源性的免疫组化表达,说明其既可向上皮方向分化也可向神经内分泌方向分化。有关组织起源的问题尚待积累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

总之对小细胞癌的诊断,特别是合并鳞癌的小细胞癌的诊断,既要重视小细胞癌,使之与分化很低的鳞癌区分开来,又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谨防小细胞癌诊断的扩大化。因为食管小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模式及预后均不同于鳞癌和腺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常死于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因此及早发现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食管癌切除再结合化疗或放疗的综合治疗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刘艳辉,李竟贤,刘复生,等.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1,13(2):123.

[2]李祥周,聂进军,张佃乾,等.19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0,6(4):266.

[3]云径平,林汉良,吴秋凉,等.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癌症,1998,17:251-253.

[4]宫惠琳,董炜疆,徐长福,等.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15(6):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