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根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就要让学生自主、自动、自发地学习。只有浓厚的语文兴趣,才是保持课堂生命活力的法宝;只要学生喜欢语文,喜欢你的语文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就不愁课堂效率不高,就不愁学生学不好语文。
关键词:语文课;学生;教学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爱语文的情感基础。初中生心理还不成熟,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化,如不喜欢某教师,就连带地不喜欢这个教师所授的学科,相反,只有他喜欢某教师,那课堂上就投入,课下作业就认真,并努力在教师面前留下好印象。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语文教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1.尊重学生
在人格尊严上,师生是平等的,作为现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正处叛逆期的初中学生,最不能伤害的是自尊,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去侮辱学生,就算必要的批评,也要尽可能注意场合和措辞,尽可能做到当众表扬、私下批评。“敬人者,人恒敬之”,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的教师,换来的也是学生对他的尊重。
2.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付诸关爱,学生就会把他转化为一种情感动力。所以,教师要留心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予以帮助。这些看似与语文教学无关,但“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斯杰语)。师生关系的和谐,间接地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也就便于教师驾驭课堂,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树立权威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但不是迁就学生,严格要求是师爱的特殊表现,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应有的权威。作为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威严无比,让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与学生走得太近,亲密无间,称兄道弟,缺乏应有的权威。离学生太远,课堂就会沉闷,难以调度;离学生太近,课堂会散漫,难以驾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适当体现权威,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储备加大权威的“砝码”,提高师爱的质量,让学生打心眼里认可你,相信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进而把你看作是真正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心中的朋友。
二、用心经营语文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你的语文课,还要用心经营你的语文课堂,认真耕好你的“一亩三分地”。
1.精心备课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亦然,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入理解,“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等,弄的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于漪语),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教学,因势利导,娴熟地驾驭课文内容,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纵横捭阖,由技而艺,直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如果教师自己对教材内容都一知半解,“以其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教师不仅要熟知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熟知一个单元乃至一个学期、一个学段的全部教学内容。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有全局意识,初中三年,每个学期的学习重点是什么,要心中有数,做到系统安排,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前后贯通,收放自如。
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如有的班级总体基础好,活泼的学生多,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的班级基础差,内向的学生偏多,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因此,带平行班的教师不要以为拿一个教案,就可以上两个班的课,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精心组织导语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好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乐学的欲望,能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距离;好的导入能成为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块撞击牌,使整个课堂一气呵成。
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代表学校到农村学校去上一节复习课,课题是“描写、议论、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上课前与学生没有任何接触,彼此陌生,怎样一走上课堂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好,在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好日子里,我受实验学校委派来到你们沈冲中学进行教学上的沟通与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沈冲人醇厚、热情,能与沈冲人为伍是我的荣耀;‘百年修得同船渡’,能与充满朝气的你们共度这45分钟的美好时光,是缘分。这次活动让我收获了荣耀与缘分,这对我来说是多么有意义啊!同学们,这是我的心里话,要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就要用某种方式或手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知道我刚才说的话中用到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吗?”实践证明,这一导入既沟通了我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也引出了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表达方式,还让学生感到这个老师讲的话看似随意,其实都很重要,要认真听课。一节课学生都很投入,教学效果非常好。
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论哪一种方式,都要在切中主题的前提下,保证有一定的新意,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3.营造和谐有生气的课堂气氛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宽松活跃的氛围能极大激发人的智力发挥,人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情激情,努力营造活泼有生气而学习状态又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和谐的课堂首先是民主的课堂。苏轼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音,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优美的琴声离不开好琴,也离不开好琴师。在课堂上,教师就是琴师,学生就是好琴,要上出高质量的课,既离不开“琴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好琴”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教师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教师要把自己设计成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敢于分析、勇于辩论、敢于畅所欲言,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的观点、理解存在欠缺,或委婉的指出、或巧妙的引导他做深入的或换角度去思考、或踢给其他学生讨论,让课堂充满学生的声音;如果教师自己理解有误,不妨以诚恳的态度去面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错就改,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为你的高尚人品和严谨的态度所折服。
和谐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以自己愉悦的心境去感染、影响学生,让课堂充满笑声: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这样的课堂往往充满生气,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另外,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不是学习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让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灵,那才是最重要的。语文课堂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的长远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再优美的音乐无数次连续地听下去也会出现审美疲劳,令人乏味;再好的教学方法,堂堂课复制下去,意志力再强的学生也会厌倦。再说,初中生正青春年少,喜欢新奇的东西,因此,要让他们保持持久的语文兴趣,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运用配乐朗诵、即兴表演、编演课本剧、讲故事、说笑话等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出幽境;运用电化教学,利用声、画美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开设阅读课、文学欣赏课、专题讲座课、小说交流课、戏剧小品汇演课、经典篇目电影欣赏课等课型,感受不一样的情趣;利用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背书比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好胜心和求知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因班、因时、因文、因境而灵活运用。
三、提高自身素养,征服学生
有一考取高中的学生写信给我说:“走进高中,发现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只是沧海之一粟,想起您曾在课堂上的信口拈来,顿觉得越发的佩服,这也是笔者在2010年里得到的最大体验。老是忘不了您的课堂,您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语言让我折服!我是您永远的崇拜着!”纪连海老师也曾说:“知识的娴熟加上口才的修炼,就是一堂好课。剩下的就是对学生的征服。”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之余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去赢得学生的青睐与尊重。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授业”的责任,还承担着“传道”的使命,语文教师要以自己健康的心态、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征服学生。
总之,只要你打心底里喜欢、关爱你的学生,真正热爱你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接受新思想,用心经营你的语文课堂,把教学艺术化,教出自己的个性来,收获的一定是学生认可、敬服的甜头!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县实验学校2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