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泡球蚴病的超声诊断(附20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肝泡球蚴病的超声诊断(附20例报告)

王江华

王江华

(新疆伊宁县人民医院超声科835100)

【摘要】本文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肝泡球蚴病的超声表现分析认为,大范围、形态多样钙化夹杂中心液化和肝缘收缩内陷伴条带状钙化较具特征,对肝泡球蚴病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做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肝泡球蚴病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53-01

近年来随着超声的发展和普及,尤其在牧区的应用,使临床对肝泡球蚴病的误诊明显减少,为探讨该病的超声影像特点,现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经超声检查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肝泡球蚴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本组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1-70岁,平均43岁;汉族2人,维吾尔族8人,哈萨克族10人;右上腹发现包块者4例,右上腹疼痛者12例,黄疸4例。20例包虫试验均阳性,患者都来自牧区。

采用SIEMENSG60和GEp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患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进行扫查,必要时嘱患者屏气,以减少气体干扰。

2.检查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灶主体位于肝右叶12例,左右叶交界处4例,左外叶4例,受累范围均占2个肝叶以上。18例单发,2例多发,最大病灶约10.5x8.8cm大小,最小病灶约4.6x3.8cm大小。20例病灶内均见大范围、形态各异的强回声钙化灶,呈星点状、斑块状、簇状、边缘条带状,常以多种形态钙化并存,在病灶内及钙化较密集的区域夹杂液性暗区,7例病灶中央见较大的液化腔,13例无液化腔的病灶,其钙化的主要部分靠近肝缘,以此为基底向深部浸润发展;10例病变的肝缘有条带状或致密的簇状钙化,相应肝缘部发生广泛或局限收缩内陷,甚至整个肝叶萎陷,20例均有键叶肝代偿肥大。8例肝门受侵,4例肝内胆管扩张,2例伴有肝细粒棘球蚴包虫,2例脾大,4例侵及邻近腹腔脏器。

3.讨论

肝泡球蚴病绝大多数原发于肝脏,具有癌样浸润的特点,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多个肝叶受侵,临床上易误诊为肝癌,病灶由无数小囊泡集合成海绵状体,囊泡不断向外芽生致病灶渐大成巨块;因囊泡内为胶状液及豆渣样蚴体碎屑,且囊泡微小(一般直径为0.1-1mm,也可达3mm)[1]所以,超声很难分辨而主要表现为实质样回声,(图1)病灶中央因营养障碍常发生变性、坏死、溶解、液化,超声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暗区外周呈厚薄不均、回声较强的实质样结构,内缘不规则,呈“虫蛀状”(图2),病变坏死组织易继发钙盐沉积,形成大范围、形态多样的钙化(图3),当病变侵及肝缘,因钙盐沉积和组织变性萎缩在边缘形成条带状钙化并有萎缩,甚至整个肝叶萎缩内陷,同时健叶也可代偿性增大。肝泡球蚴病灶常累及肝门区组织,压迫侵蚀胆管及门静脉,导致肝内胆管扩张,门脉高压,甚至向邻近脏器浸润,临床上出现黄疸、纳差、肝脾肿大。本组20例超声表现以大范围、形态多样钙化并存夹杂中心液化及肝缘收缩内陷伴条带状钙化较具特征。

4.鉴别诊断

肝泡球蚴病超声诊断上需与巨块型肝癌、高回声血管瘤、钙化机化型肝细粒棘球蚴包虫病鉴别。肝癌一般少有钙化,或仅有少量钙化,且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往往使肝缘外隆形成“驼峰征”,与肝泡球蚴病所致的肝缘收缩内陷不同,而且肿块大而症状轻,好发于牧区,结合血AFP测定不难鉴别;高回声血管瘤内部有较丰富的低速静脉血流,极少有钙化等可与此病鉴别;钙化机化型肝细粒棘球蚴包虫病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钙化较单一,不夹杂小囊状液化,大多表现为实质样增强回声间绕条带状暗区,形似“斑马纹状”,而此病内部回声更杂乱,边缘多不规则。

综上所述,超声对肝泡球蚴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征性,绝大多数患者可确诊,少数超声特征不典型者,可做CT和MR进一步检查。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对患者无痛苦、无伤害,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因此,超声检查是本病的首选。

参考文献

[1]赵慰先主编,人体寄生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