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英福建省安溪县祥华中心小学362422
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上海特级教师李白坚的儿子写作文常写错别字,他为了帮儿子,每次作文他都先看看作文草稿,帮改错别字。那一个学期儿子的作文受到老师的好评。可是,期末作文考下来一看,儿子的作文仍然错别字连篇,以前老爸改过的错别字照样错。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找到了原因:没有让写作文者(儿子)有责任感。他马上改变了策略,从此,只看儿子作文,提意见,决不动手帮他。一次,儿子写完作文让他改,他看完后,告诉儿子,作文中有12个错别字。儿子认真地找,还有一个错别字怎么都找不出来。儿子求父亲帮忙,父亲就是不帮,他劝儿子不要再找了,先睡觉去。儿子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折腾到晚上10点多,还没有睡觉,直到找出了那个错别字。
现实生活中学生的作文现状是:学生不大会写,被老师逼急了就按照作文选上的文章内容,改头换面,胡乱编造,所以许多学生写出的文章大同小异。对于老师的精批细改,学生并不领情,他们拿到批改后作文后,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
我们的作文评价为什么不借鉴这件事的启示呢?那就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积极参与作文评价,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
一、在评价中写出真实
在每次写作文前,我都让大家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先在四人小组内说,再选代表在全班面前说,让大家评评他说的内容是否真实,如果不真实,大家可以指出来。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了听说能力,最主要的是杜绝了作文中说假话的现象。
二、在评价中写出创意
写出个性,有创意,是作文的关键所在。第一,比一比作文题目。我让学生在班里读自己的题目,看谁的题目最新颖。评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5个题目,给作文加分。孩子们为能得到加分,想尽办法,给自己作文起一个新颖的题目。每次作文题目五花八门,为创新的作文起了个好头。第二,比一比谁的作文中让人吃惊的东西多。一个吸引人的开头、一个让人回味的结尾、一个用得恰到好处的词语、一个巧妙的构思等等,都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东西。可以由别人介绍,也可以由自己推荐,谁的作文中新东西越多,得到大家的赞扬也就越多。
三、在评价中成为主体
《新课标》中也提出写作应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可见,改革批改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过去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一贯如此,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小学作文的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价,成为作文评价的主体。
1.教师示范评价。
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学生作文初期,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示范作用。
如:三年级学生写了《我们的校园》这篇作文,我们选择三篇代表不同水平层次的习作,用多媒体平台展示出来,让大家认真读。在对这三篇习作有较深印象的基础上,对照中年级习作评价标准,首先看作者是否做到了认真观察校园、注意有特色的景物。
其次,看作者所写的内容是否抓住了景物特点。
再看作者是否用上了学过的好词好句,使人有新鲜感。让大家找一找,哪篇习作用上学过课文中的词句多,哪些词句用得巧妙。
有了以上的三层分析评价,大家对习作就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再进行小结,教师评价的示范作用也就能全面体现了。
2.学生互批互评。
也就是分小集体即四人小组用讨论的形式进行自改。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纷纷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他们讨论得很认真,甚至会发生争执;他们改得更细致,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学生在参与自改作文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独立性。他们在动脑、动嘴、动手的过程中通过共同商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但培养了自改作文的能力,写作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3.学生自评自改。
学生自评自改习作,是作文评价的最高境界。我们通过讲述中外名人修改文章时发生的故事,如贾岛的“推敲”等典型范例,使学生认识到自评自改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另外,可请班里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在自改作文方面的做法与感受,引导学生将原稿与修改稿进行比较,谈谈修改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