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灵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44400;2.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7444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及控制措施。方法:对灵台县人民医院56名发生针刺伤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表调查。结果:针刺伤的高危因素是与刺伤发生相关的行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有关。结论:重视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合理调配护理人员等措施控制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因素分析
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的特点,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在工作中职业暴露的概率越来越高,锐器损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皮肤和粘膜接触[1],潜在感染的风险较大,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完成大量注射、输液、采集血样本、手术及使用后的针头处置工作,由于经常接触各种针头,因此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也很高,发生率居锐器伤中首位,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据文献报道[2],被相应病原体污染的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率为0.3%HBV的感染概率为6.0%-30.0%,HCV的感染概率为1.8%.护理人员被针头刺伤是职业暴露的职业安全现状,探讨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临床护理人员被锐器刺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职业性锐器损伤的防护已经被立法[3]。通过对我院56名临床护理人员针头刺伤进行调查,探讨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及控制措施,为针刺伤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相关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对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56名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5.2岁,平均工龄6.24±0.33年;
1.2方法根据针刺伤护理人员的工作类别、发生地点、工龄、操作环节、工作量及暴露源分布等项目设计护理人员针刺伤登记表。我院共有护理人员348名,病区护士331名,按床位所占护士数分组,第一组:护士<0.3个床位;第二组:护士<0.3-0.4个床位;第三组:护士>0.3个床位。
1.3统计方法所以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各类人员分布工龄<2年的与≧2年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07,P<0.01)。护工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为33.72%,护士与主管护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1,P<0.01),护士与护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P>0.05),护士与护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5),发生针刺伤的56名护理人员,各类人员的分布见表1。
3讨论
3.1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
3.1.1个人因素在各类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针刺伤发生率最低,医院临时聘用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与工龄的长短有关:工龄短的较工龄长的更容易发生针刺伤;与护士个人特征有关:工作紧张、繁忙、身体状况差、性格急躁者发生率明显增高。
3.1.2针刺伤发生相关行为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的,它的发生除了与工作上的粗心大意、操作技术不熟练、对针刺伤发生后果认识不足外,还与护理特定的工作行为相关。如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将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标本从注射器注入标本容器、针头使用后处理不当等。
3.1.3环境因素不同的工作紧张度和劳动强度,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比例不同。根据对我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床位比第一组工作量大,工作最忙乱,针刺伤发生机率最高;护士床位比第二组工作量次之,由于紧张难免在工作中会出现忙乱现象,针刺伤发生概率也较高护士床位比第三组工作量,人员比较多,工作一般不会出现忙乱,针刺伤发生概率也最低,三个组之间针刺伤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控制针刺伤发生的对策
3.2.1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对针刺伤防护的认识不足,缺乏标准预防和普遍预防知识,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危险因素[4]。因此要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首先要从改变观念入手。传统的观念强调护士的奉献精神和节约精神。有时给护士造成错觉,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不讲奉献和节约;传统的观念认为护士为患者服务要不怕脏、不能嫌弃病人,在给病人进行交流和操作时戴手套和戴口罩是会对病人不尊敬的行为。如没有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又怎么能维护患者的健康呢?所以,要保证病人的健康,必须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因此建议护士在上岗前医院必须进行传染病、院感及职业防护等岗前培训,特别是穿刺技术、规范拔针动作、使用后针头处置的培训,提高新上岗护理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5]。对在职护士也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和工作环境的变动经常进行院感和职业防护培训。
3.2.2成立职业防护管理委员会将护士职业防护工作纳入考核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并与奖惩挂钩。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及反馈制度。
3.2.3建立健全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安全档案,对护理人员每年的职业安全防护状况进行登记,一旦发生针刺伤等危险事件,护士长和护理部及医院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免费提供疫苗及监测。
3.2.4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从本次调查表五可以看出,工作量越大,工作越忙乱,越容易发生针刺伤。因此,医院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工作较忙的科室,要及时增加人员,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及职业紧张感,才能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3.2.5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各类医疗废弃物由专人负责收集、运送,严格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安全、合理处置医疗废弃物。
参考文献:
[1]李希兰,王云琼,周刚。新医护人员锐器伤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40-241.248
[2]陈亮,张敏,繆剑影。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研究进展与控制对策[J]。国外医学分册,2006,,33(3):167
[3]ChambleeJ.Needlesticksafetyandpreventionact[J],PlastSurgNurs,2002,228(3):141-145
[4]胡斌莲,沈亚儿。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49
[5]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