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分析

/ 1

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分析

王萍林良毅

王萍林良毅(荣成市中医院山东荣成2643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168-01

目前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以测E/A值最为常用。但糖尿病肾病(DN)患者常呈现早期松弛障碍或者假性正常化充盈,与年龄组的正常人生理性变化难以区别,限制了对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评价。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组织多普勒(TDI)成像通过计算E/Em来测定左室纵轴运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可能更为敏感。

一、研究对象

入选糖尿病肾病患者83例,分为糖尿病肾病Ⅲ期组(42例),年龄(63±10.5)岁,男,20例;女,22例,和糖尿病肾病Ⅳ期组(41例),年龄(62±7.4)岁,男,20例;女,21例。另外入选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2±5.8)岁,男,20例;女,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分组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诊断标准;(2)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根据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尿蛋白定量,将早期DN患者分成2组。Ⅲ期组: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mg;Ⅳ期组:尿微量白蛋白>300mg,尿蛋白定量<2.5g/d。有下列情况者予以排除:(1)不合作者;(2)有其他严重的原发疾病者;(3)肾炎、尿路结石、阴道炎或前列腺炎、酮症酸中毒、运动、发热及应用肾毒性药物等影响尿白蛋白排泄的因素。所有患者已获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血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GEVivid7超声仪,患者取左侧卧位,于左室长轴、短轴、心尖四腔及两腔观采集常规超声血流多普勒及TDI图像。采用teicholz法计算反映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EF值。利用心尖部断层,通过脉冲多普勒法测定下列指标;左室流入血流舒张早期流速(E),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启用TDI功能,分别于各节段进行组织多普勒取样。各取样点所得频谱均有3个峰:Ea、Aa和Sm峰,应用心尖四腔观测量左室侧壁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计算其左心房前后径、面积;E/Ea比值。

三、结果

本研究旨在应用TDI成像评估DN患者早期心肌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DNⅣ期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PWTd)高于对照组与DNⅢ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DNⅢ期组比较心脏结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Ⅳ组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和左心室充盈压、E/A比值均显著高于DNⅢ期组。E/A比值在DNⅢ期组与健康组中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DNⅣ期组中较对照组比较,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Em比值在DNⅢ期组与DNⅣ期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四、讨论

研究说明在DNⅢ期组中,心肌损害的结果尚未造成心脏大体结构指标的改变,但E/Em;E/A比值均小于1;说明二尖瓣环的舒张期运动频谱与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变化吻合,也反映了在糖尿病肾病极早期,心脏左室松弛功能即开始受损。在DNⅣ期组中,心脏大体结构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指标E/Em<1;而E/A>1。分析原因可能与当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受损,为维持心脏血流输出量,左房压力升高,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出现假性正常化有关。而TDI由于测量的是心脏组织结构的多普勒频移信号,因此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是评价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

参考文献

[1]RobillonJF,SadoulJL,JullienD,MorandP,FreychetP.Abnormalitiessuggestiveofrdiomyopathy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ofrelativelyshortduration.DiabetesMetab1994;20:473-480.

[2]BoyerJK,ThanigarajS,SchechtmanKB,PerezJE.Prevalenceofventriculardiastolicdysfunctioninasymptomatic,normotensive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AmJCardiol2004;93:870-875.

[3]MollerJE,PellikkaPA,HillisGS,OhJK.Prognosticimportanceofdiastolicfunctionandfillingpressure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irculation.2006;114:43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