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张滢

张滢(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与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120例,与同期随机抽取的非胎膜早破孕妇120例,入院后行滴虫、假丝酵母菌、BV、UU、CT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胎膜早破组较非胎膜早破组BV、VVC、CT、UU的发病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VVC、CT、UU感染的孕妇更易出现胎膜早破,诱发早产。

【关键词】胎膜早破阴道炎症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33-02

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被病原体感染。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vaginitis)、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及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的感染等。近年来研究表明,包括BV、VVC、CT、UU等在内的病原体感染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及早产的机会均增加。根据报道[1],孕妇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而由胎膜早破引发的早产发生率占早产的40%,也是围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本文收集了胎膜早破孕妇120例和同期非胎膜早破孕妇120例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BV、滴虫、假丝酵母菌、CT、UU的检测,以分析胎膜早破与宫颈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天津市第四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120例,年龄19~38岁,平均25.12岁,破膜平均孕周38.12周;随机抽取同期非胎膜早破孕妇120例,年龄20~39岁,平均25.34岁,平均孕周38.91周,两组均无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均无明显差异。

1.2诊断标准

临产前孕妇自觉有大量液体从阴道流出,并有下列一项以上者可以诊断:阴道分泌物pH值≥6.5;镜检阴道分泌物涂片见到羊齿状结晶;窥阴器检查子宫颈口有液体流出或阴道后穹隆有羊水池;羊膜镜检查可以直视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

1.3研究方法

1.3.1标本采集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后壁上1/3处分泌物,立即送检BV;无菌刮板取阴道内分泌物送检滴虫、假丝酵母菌;无菌干棉球轻擦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2根无菌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取颈管内分泌物送检UU、CT。

1.3.2判定结果(1)BV检测采用美国GryphusBio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唾液酸酶测定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唾液酸酶活性水平,判断BV的存在。(2)滴虫检测用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法在显微镜下查找滴虫。(3)假丝酵母菌检测用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法于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见到典型芽生孢子和假菌丝为阳性。(4)解脲支原体用其昌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培养法测定。(5)沙眼衣原体用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胶体金法测定。

1.4统计方法所有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V、滴虫、VVC、UU、CT分别在两组孕妇中的发病率(%)

由上表可见,胎膜早破组BV、VVC、UU、CT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妊娠合并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在临床上得到重视。最常见的妊娠合并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BV、VVC、滴虫性阴道炎、CT、UU等,其中妊娠期BV的发病率最高。国外的研究显示[2],孕期BV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报道[3]妊娠合并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为31.33%,其中BV9.33%,UU6%,CT4.67%,而患BV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的机会是正常孕妇的2倍[4]。郑伟等[5]报道用唾液酸酶法检测足月胎膜早破者中BV阳性者为20.7%,明显高于足月无胎膜早破者,P<0.01,而早产胎膜早破中BV阳性占56.5%。蓝关翠等[6]报道胎膜早破者中BV的患病率71.43%,CT的患病率30.95%,无胎膜早破者BV的患病率41.02%,CT的患病率12.82%。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阴道中的乳酸杆菌减少,阴道酸性环境被破坏,使阴道加德纳菌和一系列潜在的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微生物(大肠杆菌、类杆菌、肠链球菌、紫单胞菌属等)得以取代乳酸杆菌,与阴道上皮表面粘附,形成细菌生物膜(bacterialbiofilm,BF)[7]。与BV相关的微生物和炎症细胞可以产生唾液酸酶、磷脂酶A2、磷脂酶C及多种蛋白水解酶,同时产生细胞因子(IL-1,IL-6),其可以降低胎膜的强度和弹性,导致胎膜破裂,并同时促进前列腺素合成,诱发宫缩,导致早产。妊娠期妇女由于阴道糖原增多,酸性增加,使VVC的患病率升高。文献报道[8]早期妊娠VVC的检出率为10.33%,且随着孕周的增加,VVC的检出率也有所增高。假丝酵母菌粘附宿主细胞,产生多种蛋白水解酶、过氧化物酶、各种细胞因子以及炎性介质,导致胎膜结构被破坏,发生胎膜早破,同时易引起新生儿鹅口疮、真菌性皮炎等并发症。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患病率约1.2%~2.1%[9],滴虫性阴道炎是否引起胎膜早破或早产一直有争议,本文研究表明其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无相关性,但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仍需进一步研究。UT和CT感染,多数病人非特异表现,容易被忽视。当孕妇生殖道感染时,子宫颈与阴道穹窿的微生物会产生水解酶,可以水解胎膜的细胞外物质,使胎膜脆性增加,从而导致胎膜早破。UU、CT感染可诱发胎膜上的磷脂分解,花生四烯酸明显增加,使前列腺素增加,从而诱发宫缩导致早产。

本研究也证实胎膜早破组的孕妇BV、VVC、CT、UU的感染率较非胎膜早破组的孕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滴虫性阴道炎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由于宫颈阴道病原体感染可以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生率,诱发羊膜绒毛膜炎,增加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新生儿感染,故应该引起广大重视。增强孕前保健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BV、VVC、滴虫性阴道炎、CT、UU均应力求在治愈后妊娠,对孕期检出的患者应视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减少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生率,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高霞.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期待疗法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0,8:716.

[2]KekkiM,KurkiT,KotomakiT,etal.Cost-effectivenessofscreeningandtreatmentforbacterialvaginosisinearlypregnancyamongwomenatlowriskforpretermbirth[J].ActaObstetGynecolScand,2004,83(1):27-36.

[3]毛锦芳,侯玉卿.妊娠期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华夏医学,2009,22(2):282-284.

[4]孙胜菲,刘颖.27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中细菌性阴道病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4):637.

[5]郑伟,柏小福,叶晓静等.胎膜早破患者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唾液酸酶活性的检测.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5:83.

[6]蓝关翠,卢丽为,张雷.细菌性阴道病及支、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361-362.

[7]SwidsinskiA,MendlingW,Loening—BauckeV,eta1.Adherentbiofilmsinbasterialvaginosis[J].Obstetgynecol,2005,106(5):1013-1023.

[8]尹秀芳,王永丽,刘慧田.早孕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调查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4):409-410.

[9]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