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阴道检查替代肛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20
/ 1

产程中阴道检查替代肛查的研究

韩凤

韩凤和林县医院(内蒙古和林011500)〖BT)〗

[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9-0036-02

通常认为阴道检查会增加母婴感染机率,为了解产程中阴查代替肛查是否会增加产妇感染率和新生儿感染率,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或其它不良反应,特此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选择:1999年10—12月,选择自行临产的足月头位孕妇共400例,分为阴查组和肛查组各200例。年龄分别为(25.6±3.0)岁和(25.8±3.2)岁(P>0.05),孕周为(39.6±1.5)周和(39.5±1.5)周(P>0.05),经产妇率均为20%,胲膜早破平均为28%(P>0.05),两组有很好的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无发热及明显生殖器感染等疾病,并且除胲膜早破外,无其它任何妊娠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产程中无胎心率<120次/min,并且羊水Ⅱ°~Ⅲ°混浊者。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无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

1.2.1检查时间视缩强度及产程进展情况,潜伏期每2—3小时检查1次,跃期每1—2小时检查1次。

1.2.2检查方法:阴道检查:用碘伏自上而下,由前而后地擦拭消毒外阴(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会阴及肛门周围2次,然后戴无菌手套按常规行阴查。肛诊按常规进行。

1.3资料收集

1.3.1分娩前30小时内,初产妇产后第3天,经产妇产后第2天各查血常规1次;记录总产程及肪膜破裂到肪盘娩出的时间;肛查和阴查次数,肛查估计宫口大小的失误情况。

1.3.2产妇产褥感染及产后发热,新生儿发热、感染(包括眼、肺、脐部感染)。产后发热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住院期间每日测体温4次,体温至少有2次≥38℃(口表)者。新生儿在住院期间,体温有至少1次≥38℃(口表)者为新生儿发热。

1.4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卡方检查或t检查处理所得结果。

2结果

2.1产妇检查及分娩情况

两组在表l中所列的各种情况均有很好的一致性,不会因此影响以后的结果。

2.2两组产妇分娩前后血白细胞情况。

两组产妇产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与肛查组相比,阴查组产妇产后中性粒细比例显著较低(P<0.01)

2.3两组母婴感染等情况。

两组相比各种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无一例其它方面的感染,无一例新生儿发热。

3讨论

在我国,了解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等产程进展情况,一般都是采取肛查,以尽量避免可能引起的产妇产褥感和新生儿感染。在肛查不确切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胎先露情况时才做阴查。肛查较阴查有很多缺点。首先准确性差,肛查宫口大小估计,胎先露位置,下降情况的失误,必然会影响产程的正确处理,其次增加产妇痛苦,首产妇均深感不适?;其三增加阴道细菌污染,因需仅复进出肛门,将肠道内细菌扩散至外阴,甚至进入阴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3.1阴查替代肛查的可能性,理论上讲,外阴消毒后,阴查只会将阴道内原有细菌传播到宫颈管内及胎儿先露部分。肛查时肠管道菌会污染外阴,逆行感染进入阴道,增加感染的可能。因此,阴查反而可能减少感染。

3.2阴查的适应证:对于有明显示阴道炎症的产妇应先采取阴道定时冲洗等治疗方案,再行阴查,这样可以减少产妇和新生儿感染。本研究中,为避免其它因素的影响,将适应证限于几乎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同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胎膜早破率,手术产率等)行统计学检验未见两组间的明显分布差异后,做到尽量一致。结果阴查并不增加任何减少感染及其它异常情况的发生,反而有减少感染的倾向。由此,可以推断,阴查也同样适合于其它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3.3阴查的消毒要求,阴查前用碘伏棉球擦拭消毒外阴,会阴及肛门周围2次,然后,戴消毒手套常规检查,如阴道试产失败,需手术终止妊娠,须以碘伏消毒外阴阴道。避免因宫颈管内及胎失露细菌传播导致,引宫产术后盆腹腔及切口感染。这一点在本样本中未涉及,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总之,产程中严格的外阴、阴道口消毒后,阴查替代肛查,是安全习行是有利的。与肛查相比,不仅准确性高,可以减少产妇不适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而且还增加母婴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任何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上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