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群(武汉市汉南区人民医院妇产科430090)
【摘要】目的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胜肿瘤。经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病人损伤大,术后恢复慢。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对我科66例子宫肌瘤病人应用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因此种治疗方法术后具有发热、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穿刺部位局部渗血、血肿形成、假性动脉瘤、感染等并发症,针对可能发生的这些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安全地渡过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043-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治疗这一新技术的发展,动脉栓塞介入技术已逐步引人到妇产科领域。该治疗创伤小、疗效可靠,较长时间无复发,易被接受,能减轻或消除症状并替代外科手术。我科在2010-2012年对6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保证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顺利开展,做好相应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以下是对这些病例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的总结。
1临床资料
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科实施子宫肌瘤介入术治疗共66例,年龄24-55岁,平均40.3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48例,经期延长35例,月经周期改变31例,贫血43例,有直肠压迫症状5例,有膀胱压迫症状4例。
纳入标准:介入治疗适用于要求保留子宫且保守治疗无效,子宫肌瘤以单个直径10cm以下的患者,共66例。对有多个肌瘤或肌瘤直径大于10cm以上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此种治疗方法。全部病例经B超、CT和DSA动脉造影确诊,部分病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治疗方法:在数字剪影造影(DSA)下行股动脉穿刺,腹主动脉插管,根据瘤体大小,应用相应剂量的碘海醇(欧乃派克)造影,选择子宫动脉,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剂栓塞子宫动脉,切断瘤体血液供应,再造影。
并发症: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过程后,常见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渗血、血肿)、血栓形成、感染、假性动脉瘤等。共发生局部血肿4例,假性动脉瘤1例,其余并发症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其余需要护理关注的包括发热、疼痛。
2术后护理
2.1常规护理病人返回病房后,触摸足背动脉若搏动良好,在穿刺包扎部位用砂袋或压迫器压迫止血,穿刺侧下肢制动6h,6h后可取下砂袋,24h后可下床活动。密切观察下肢末稍血运情况,15-30min巡视病房1次,观察穿刺伤口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下肢皮肤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注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2.1发热瘤体的血液供应中断后,瘤体逐渐发生坏死、萎缩、液化,这个过程可导致体内炎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增多,引起发热。实施介入治疗后的1-3天中,本组有34例出现体温超过38℃,12例超过38.5℃。对此,除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外,术后嘱病人多饮水,以利降低体温和造影剂的排泄。切实做好健康教育,告之术后发热原因,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配合医务人员渡过术后发热这一关。一般在38℃左右,无需特殊处理。同时对高热病人做好口腔护理,2%呋喃西林漱口液每日漱口3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粘膜的损害。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的消耗,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做好皮肤护理,30%-50%洒精擦浴,勤换衣服避免物理摩擦刺激。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保暖,勿受凉。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解热药。在降温的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的变化,防止体温骤降,出现虚脱。
2.2.2疼痛由于术后导致的组织损伤,不可避免地带来术后疼痛,又由于栓塞剂应激反应,栓塞后综合征(瘤体缩小,引起子宫收缩,无菌性坏死)等原因,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术后可出现腹痛、骨盆痛、肢体痛等。本组分别有12例于24h内、24例于48h内、8例于72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及骨盆痛。给止痛解痉后缓解,一般3-5d恢复,仅2例患者疼痛持续2周以上。积极有效地术后镇痛,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在评估病人疼痛经历时,应全面系统,从而制定一个更正确、更全面的疼痛护理计划,有效地术后镇痛。要重视和注意病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生物因素对病人所致的身体疼痛,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遵医嘱使用镇痛剂(包括抗NSAID药物和麻醉剂等)。运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减轻疼痛,在检查、治疗、护理时动作要准确,轻柔。在疼痛病因治疗的同时,应以使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的护理,来提高病人的痛阈,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经过上述处理,使全部病人术后的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未因疼痛及护理不当所致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好。
2.2.3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术后,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色为白色、淡黄色、淡粉色不等,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色粉红或鲜红,量同月经量或少于月经量。阴道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约可持续1周左右即恢复正常。这可能与治疗后子官血供不足以维持内膜生长有关。治疗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每日用妇洗康会阴冲洗两次,同时注意观察阴道出血及分泌物的量和性状,及早发现异常,早期处理。所有32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一般3-7d可自行停止,无需特殊处理。
2.2.4穿刺部位出血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压迫不确定、病人过早活动以及穿刺部位偏高、肥胖、多次穿刺都是可能发生穿刺部位出血的原因,如出血渗人皮下,可形成皮下血肿。本组有8例出现局部渗血,其中4例出现局部血肿。所以,术前进行健康教育,使高血病人积极配合医生调整血压至正常范围;术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h,沙袋压迫6h并且要正确加压包扎,同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局部有无疼痛、皮肤张力是否增高,还要嘱病人避免过早下地,应于24h后方可下床活动。
2.2.5假性动脉瘤:因一例52岁患者存在外周血管粥样硬化改变,局部股动脉多次穿刺,术后虽经常规压迫止血,仍出现局部疼痛,超声提示假性动脉瘤形成,在超声引导下行凝血酶注射封堵术后,假性动脉瘤愈合,疼痛消失。这提示我们慎重选择合并血管病变的年长患者,若不得以,手术操作应有高年资医师操作,避免多次穿刺。
2.2.6感染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意观察腹痛情况、阴道分泌物的性状,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逆行感染。切实做好卫生宣教,使病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告诉病人术后1个月要避免同房,告之发生宫腔感染的症状以及如有异常及时就医。经常规给予抗生素48小时,本组无一例出现局部皮肤感染或逆行感染。
2.2.7血栓形成股动脉的穿刺属有创操作,有可能因动脉管壁内皮系统损伤造成血栓形成,以及鞘管长时间操作冲洗不充分可引起局部血栓。另外,血管栓塞剂也有可能脱落形成血栓。栓子随血液运行游离,可造成不同部位的栓塞。下肢静脉血液相对缓慢,加之,介入治疗术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影响病人下肢血液循环和一些病人卧床时间过长等因素,下肢静脉栓塞较其他部位栓塞多见,一旦发生,可引起下肢坏死等严重后果。术后,密切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是否消失,下肢皮温是否降低,下肢有无浮肿,腿部是否有酸痛感,以便及早发现血栓形成,及早处理。栓子如果随血液循环运行到肺部、脑部。则可引起严重肺栓塞、脑栓塞。所以,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预见性护理。术后,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测8次之后再每lh测量1次测4次。如血压平稳,可根据病人一般情况,加强巡视,以利早期发现。本组无一例出现血栓形成。
2.2.8应激性溃疡:介入治疗后阻断子宫肌瘤血供瘤体发生缺血性改变,体积缩小,可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
3小结
通过我科对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术后66例的观察护理,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有效地预防或减轻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顺利地渡过了术后恢复期。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桂林.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8):796。
[2]ReidyJF.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forfibroidsdisease.[J].CardiovascIntervRadiol,1998,21:357.
[3]张卓慧.疼痛的机制及控制[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6,15(4):160.
[4]赵宏.28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天津护理,2003,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