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综合内科831118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心脑血管病成为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特别是近几年一级防范措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就是通过日常保健和合理用药,从源头上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许多人虽然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病,但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可能性很高。由此,加强一级预防,将心脑血管并防患于未然,是应对心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健康教育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较为突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均已经与许多的发达国家接近,甚至是超过较多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严重威胁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约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实际上,心脑血管病完全可以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治疗。
一、概述
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就是通过日常保健和合理用药,从源头上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许多人虽然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病,但体检时查出有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和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人都是心脑血管病的易患人群,应该采取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实现一级预防的关键就在于保护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不受损伤,避免斑块在血管内形成,使心脏的血液供应保持畅通,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预防又分为一级与二级。其中,一级预防又叫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的危险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如目前临床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主要药物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对肠胃的损害越来越小。一级预防的基点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关键因素,重点干预人群为从未发生冠心病、脑栓塞以及脑血栓,但是存在相关方面的危险因素,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首次发生,应该加强对上述人群的预防措施工作
二、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首先是心理方面。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宽容的心、快乐的心,保持平衡的心态,是长寿的关键是健康人生的保证。“身动心不动,事忙心不忙”是中老年人的处世原则。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急躁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并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切勿让情绪起伏太大。
其次是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药物能够真正“软化血管”,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键是抑制病变进展,稳定已经形成的斑块,不让斑块发生破裂就不会有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严格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服用有效调脂药物,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异常代谢状态,戒烟。其中血压、血脂和血糖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遵照医嘱规律服药。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生活方式改变一样,应该终生进行。
第三是在高危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高危病人主要指那些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和有各种危险因素的病人,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比女性早。多数情况下,疗效肯定、价格低廉和容易得到的抗栓药物是阿司匹林,无论心血管还是脑血管疾病,无论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都有肯定的疗效,但阿司匹林的应用也应当掌握适应症,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某些特殊病人华法林的疗效明显好于阿司匹林,如房颤病人预防发生脑栓塞。新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单用的效果好于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合用适用于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论高危还是低危病人、无论是否行导管介入治疗效果都同样好。
各级医院需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应积极建立示范社区,及时筛查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治疗和随诊;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规律药物控制治疗,及时调整用药剂量(I级推荐,A级证据)。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以促进血压控制(I级推荐,A级证据)。
针对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的症状,进行相关的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以及引导,使相关人群可以及时、明确的掌握这几类疾病的预防知识,还要注意对相关人群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饮食以及情绪等多方面进行及时的控制和调整;第二方面,帮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加强对自身的控制,遵从医嘱,长期并按时服用专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物,无论是中医还是西药,都不应该出现停吃或者是不定期服用的现象,还要注意在服药过程中,应该按照医嘱避免吸烟饮酒。
参考文献:
[1]蒋小波,黄从新,黄鹤,王晞,熊亮,党松.参松养心胶囊对兔心肌梗死后神经重构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01)
[2]张军芳,唐思文,王宏涛,徐登峰,贾振华,魏聪,吴以岭.芪苈强心胶囊对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内皮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3(14)
[3]吴以岭,魏聪,贾振华,袁国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J].中医杂志.2013(01)
[4]王晞,段慧楠,胡娟,党松,霍有平,吕虹,唐艳红,黄从新.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功能及心脏电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