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4-013-02
本文将从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现状、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1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健康、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投资的含义及关系
1978年WHO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989年WHO又提出了有关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健康体检是面向社会绝大多数没有主观症状的受检者通过医学检查,尽可能地发现不易觉察的疾病或疾病隐患,从而达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的。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它是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投资是指一定时期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病变,维护和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所花费的支出。即健康投资是为了您及您的家人的身体健康而进行的健身、运动等各方面在金钱、时间或精力上的支出。
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和健康投资。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健康投资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人对健康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注重健康思维的充分体现。而健康投资的最佳途径就是健康体检,它可以帮助体检对象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维护健康。
1.2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我国的健康体检仅20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健康体检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健康体检发展的初期,体检工作仅限于为体检而体检。进入健康体检发展的中期,体检工作加强体检管理,同时创建体检档案,进行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健康产业发展的后期,健康体检涉及机构范围扩大,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并倡导体检双向选择,规范体检环境,重视体检质量,体检对象对健康体检服务要求提高。
健康管理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国际健康产业和健康管理行业迅猛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民物质与精神生活不断改善与提高,健康物质文化与精神需求随之提高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老龄化、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负担及环境恶化开始导致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出现医疗费用的持续上升无法遏制,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迫使人们寻找出路,管理健康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2目前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运行模式
目前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分离,各健康体检机构缺乏规范的运行模式,其规模、场所等均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体检人员主要为机关事业人员、企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个人查体,政府无任何规定。医疗预防机构采用的是KYN健康管理模式。
3目前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健康体检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政府重视逐步提高,但缺乏国家层面的行业、学术权威机构的指导;(2)健康管理理念先进,但学术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对滞后;(3)健康需求迫切,但服务形式单一,手段落后;(4)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5)市场化“炒作火爆”,但运营模式不规范,缺少标准化评估体系;(6)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前景远大,投资趋向明显,但质量和技术含量较低,相关专业人才匮乏;(7)健康管理未形成系统联动局面;(8)健康管理行业的三大支撑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4目前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近些年健康体检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1)体检业务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健康体检正由原来的为体检而体检向全过程即ABC三个过程发展;(2)体检工作由服务型向质量控制发展;(3)健康体检的管理由松散型向电子信息化发展,实现健康体检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和数字化;(4)健康体检市场向定点化发展;(5)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发展;(6)健康产业单一性向多行业互动发展。
目前,健康体检还属于一项特需医疗保健服务,只为有经济能力和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服务,这就制约了低收入人群享有健康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但是当前我国医疗保险每人每年平均1200元左右,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也已启动,鉴于此,本文提倡:(1)将定期健康体检纳入基本医疗服务,纳
入医保范畴,进一步做好二级预防;(2)单位应为职工提供定期健康体检服务,帮助职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改善健康状况,减少医疗费用的负担;(3)个人应增强健康投资意识;健康体检与健康保险结合。
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们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降低社会医疗开支”的双重收益,进而带动整个健康产业的形成和迅速崛起。
参考文献
[1]谢士威,米光明.美国健康教育历史沿革[J].中国健康教育,1998,14(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