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
(资阳市安岳县驯龙镇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安岳642367)
【摘要】: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方法指导的意义远远大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对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好“三部曲”:课前自读,指导学生把握阅读的步骤,养成做批注的良好习惯;课堂教读,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课后复读,指导学生总结、比较、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辨析能力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指导批注式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中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不要总是怕这怕那。但放手并不是不管,而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会学生做批注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是指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这种阅读方法是古今中外通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读书方法。我国古代的学者中不少人的著作就是在对他人文章的批注中形成的。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毛泽东主席就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典范。在他读过的书中,都在重要的地方有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还写着批语。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我认为:教师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我们知道:将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己学习的人。叶老也有一句教学名言:“教”都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要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教给学生“点金术”——掌握学习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品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课文为例子着重进行做批注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获得阅读的“点金术”。那么,教师应如何以课文为例子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呢?我觉得下面的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一、课前自读:指导学生把握阅读的步骤,养成做批注的良好习惯。
课前自读,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一个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而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所以,进行课前自读方法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方法指导的首要环节。从掌握阅读方法出发,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前自读的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把握阅读的步骤,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阅读步骤包括三个环节,即:读→思→查,这就是认真阅读课文,接着思考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然后再适当翻查必要的资料。具体方法如下:
1、总体通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把握全局,理清脉络,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的学习目的。
2、疑点发问:可以从下面几处入手:(1)自己欠缺的文化常识;(2)、课文中比较深奥、较难理解的句子、段落;(3)看似矛盾、难以理解的地方。发问不但为下一步的学习树起了问题的靶子,而且有利于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注重养成这一习惯。
3、难点求索:自读中遇到的疑难,不要坐等到老师来解决,而要先行一步,进行一番尝试性的探索。或独立思考解答的方法;或查找有关资料作分析比较;或与同学共同讨论。总之是要动脑、动手、动口。这样,总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有所收获。
(二)、指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一定要强调“手不离笔,随时勾画”。课前自读须作笔记,而且笔记不能敷衍了事。学生由于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所做的课前自读的笔记往往比较空洞,比如随便从课文里抄几个词语,摘录几句话,既没有理解性的说明,又看不出思维的“痕迹”,这种笔记是没有实效性的。要使学生通过作笔记培养阅读能力,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所作笔记必须写下自己参考或思索得来的结果。如:抄录了词语,就要写出有关资料对该词语的解释,以及自己对该词语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抄录了句子,就要写出自己对该句子的疑问或理解。
(三)、指导学生自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做批注的方法,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如:“~~~”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同时还要教会文字批注。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1)“眉批”:即批在书头上;(2)“旁批”:即批在句子旁;(3)“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最后还要告诉学生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书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2)、提要:在读书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这样就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然后复习浏览时,可一目了然。(3)、批语:在读书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随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常常会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四)、要认真作好批注。
1、要深入理解,就要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
2、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
3、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文章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但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讲,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并培养其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
二、课堂教读,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得法于课内”是语文教学的至理名言。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根据老师对教材的处理随堂记好听课笔记,特别是要能记下老师得出某个结论的具体思路和过程。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分析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那么,课堂上如何通过课文的教学,来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呢?我认为: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平时指导时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和阅读需要来选择。可朗读、默读,序读、跳读,可略读、精读、反复研读,可学习性的阅读和欣赏性的阅读等。我认为朗读教学尤为重要,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更应该转换教师角色,去扮演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吸取知识,为此,我常指导学生运用“因体探微法”来精读课文,是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所谓“因体探微法”,就是根据文体的规律,利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一步步深入探索“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大问题。阅读(精读)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段文字),都是为解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因为体裁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文体规律,教会学生在阅读各类文体时思考问题、分析文章的方法。如记叙文、说明文这两类文体,在分析“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两个问题时,就可以分别从下面这些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
(一)、写了什么: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2、有哪些人物?谁主谁次?他们有怎么样的性格特征?3、什么事?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局怎么样?4、什么景物?景物的形、态、声、色、味、质等是怎么样的?等等。
(二)、怎样写的:1、怎样写人:正面还是侧面?详写还是略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中的哪几种?2、怎样叙事: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详写还是略写?3、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静景还是动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来写景?4、怎样安排结构:“文眼”是哪一句?线索是什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5、怎样使语言形象、生动:遣词造句有什么特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等等。
说明文:
(一)写了什么:1、说明对象是什么:什么事物或事理?介绍事物的构造、发展过程、原理等的哪些方面?2、说明对象的性质、状态、特点是什么?
(二)怎样写的:1、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2、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语言有什么特点:准确平实还是生动活泼?如何体现?
还有其它文章体裁,都可以根据文体规律,围绕上述两个大问题,提出各种具体问题,作出批注。
至于“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无论何种文体,都可以在“写什么”和“怎样写”的各个具体问题中提出--即在每个问题后多加一个“为什么?”并指导学生:在分析解答的时候,要从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两方面考虑。
上述方法,可以说是阅读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的钥匙。学生通过在每篇课文中反反复复的实践,就能掌握这一串钥匙,并学会使用,课外就能够举一反三,阅读任何文章,都能自己分析思考并有所收获了。
此外,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迷惑的问题,并允许学生提出与作品相反的观点和意见。例如;我在教学《鹤群》后,教师可巧妙地设疑:鹤群为何有如此壮举?是什么迫使它们有如此壮举?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学生必然会整体把握,注重课文的融会贯通,将思维迁移,如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等,只要不落俗套,不沿袭旧说,能从新角度进行思考,教师就应适时表扬后引导归纳,促使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求。而对那些内容丰富、情节复杂的课文,尤其是小说,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因为在学生的表述过程中,其思维是多元化,他们既要考虑内容的表达,还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调整说话的内容。这种由“无声到有声”的过程转化,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
三、课后复读:指导学生总结、比较、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辨析能力和探索精神。
课后复读的目的,是巩固课内阅读的成效,并加深理解,获得新知识。要达到这一目的,老师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再次完善自己的批注。具体方法有:1、重读课文,“掩卷而思”,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再次做出批注;2、回顾单元的学习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或逐一清理,或列图表,将全部内容组成网络,使支离破碎的知识系统化。
(二)、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自己的批注笔记。如同类文章,可以从选材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文章内部的内容,可以替换句子的语气或词语,比较其表达效果等等。把对课文再理解批注出来,与原批注做对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加以指导:一是重读一遍用一个角度,解决一个问题。如读《未选择的路》中第一节的复读,读第一遍可着重解决这一节的内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读第二遍可着重解决未选择的路的特点;读第三遍可着重解决语言描写的特点等等。二是在阅读中发现新的问题。如《心声》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篇幅写李京京在公开课上渴望读有不敢举手的复杂心情?又如文章结尾处为什么“这件事在李京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清晰?”等等。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究性复读,不但能对课文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一种探索习惯。
阅读方法的指导当然不止这些,我所谈的只是自己多年来实践过的一些有效做法而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相信: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指导的意义远远大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指导学生做好批注笔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的措施,对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