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语言经验落实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积累语言经验落实核心素养

焦玉平

(河北省安国市教研室,河北省安国市071200)

摘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本体性内容,积累语言经验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做法:在阅读中积累经验;从读学写进行语言运用;联系生活进行语言运用;坚持朗读形成语感。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中积累;从读学写;联系生活;坚持朗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四方面的内容。吴忠豪教授指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本体性教学内容;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经验,学会遣词造句的策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即积累语言经验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我们需抓住情节的细微处、体验的深层处、表达的用心处,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不但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理解是怎么写的。

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有父亲和三拨人的三次对答: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反复品读三拨人的劝说及父亲的应答,可以找到这段文本中的两个语言密码:1.对答内容。可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的劝说,父亲的每一次应答内容是否紧紧承接?这样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进一步发现父亲的每次应答都和劝说内容不搭边;劝说的人都是让父亲赶紧离开,可父亲却总是一味地说“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可以看出在父亲心里,儿子一定还活着,一定在等他;父亲早已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想到的只是救儿子!这样一来,父亲的“了不起”就在学生心中增加了分量。2.三处提示语。可让学生比较阅读,提示语的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为什么?第一次父亲的应答,提示语是: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第二次的提示语是:这位父亲问;第三次没有了提示语。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会认识到:最初,父亲对好心人还心存希望,希望他们帮助自己救儿子;后来,父亲意识到没人帮他,他对别人的劝说变得漠然;最后,他一定是连看都不看劝说的警察一眼,一定是边挖边面无表情地问那句话的。此时,父亲心无旁骛,一心只想救儿子,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我想,在关注情节细微之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不但能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而且能习得语言表达的技巧,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大有裨益!

二、从读学写进行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我的做法是“仿写”和“填补”文本。

(一)仿写文本。可模仿典型句式,学会遣词造句;模仿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模仿精彩篇章,学会布局谋篇;模仿表达方法,学会表达技巧。

(二)填补文本:可续写意犹未尽的结尾,可扩展升华体验的情节。

实践证明,抓住文本的读写结合点练笔,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联系生活进行语言运用

新课程要求要密切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时时注意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在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积累运用”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给了明明三副对联;这三副对联的字数、所用纸张以及长短大小一模一样,结果明明给弄乱了,不知哪两个是一副了。请你来帮帮忙,把每一副对联的内容写在一起。

春色临门杨柳绿春有笑颜春不老雪花落院腊梅红

神州佳节乐陶陶大地春光红艳艳岁无忧虑岁常新

时时处处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有用性,提升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四、坚持朗读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二、三学段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有感情地朗读”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所以,课上要加强朗读中品味语言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松鼠》的“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段话时,为让学生能够有感情朗读,教师首先提示学生:怎样才能读出“松鼠的警觉”?待学生找到“稍微”“树根上”等关键词后,再让学生体会着用恰当的语气分轻重去读。长此以往,在学生品味语言后进行有感情朗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会日益增强。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有效利用这一个个例子,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陈志娥.科技创新导报.2016(35)

[2]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徐碧良.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孙久建,蒋明娟.中华少年2019年04期

[4]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吴昕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02期.